[发明专利]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3841.X | 申请日: | 2009-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2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柴立元;杨志辉;彭兵;王云燕;闵小波;王海鹰;黄顺红;许友泽;王兵;苏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胡 奕 |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方法,挑取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BB单菌落于含50~250mg/L Cr(V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直到培养液未检出到Cr(VI)时,选取该瓶中的菌株进行转接,逐步提高Cr(VI)浓度进行梯度驯化;将驯化后的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BB的菌液加入污染土壤中,菌液添加量为土壤与菌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2,于30℃下培养4~5天后,土壤得到修复。该方法通过一种具有六价铬还原能力的菌株来处理和修复六价铬污染的土壤,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是一种环保处理方法。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堆场 污染 土壤 微生物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铬渣堆场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1)分别挑取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BB单菌落于含50~250mg/LCr(V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直到培养液用分光光度法未检出到Cr(VI)时,选取该瓶中的菌株进行转接;逐步提高Cr(VI)浓度进行梯度驯化,得到驯化后的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BB的菌液;所述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 BB菌保藏号为CGMCC No.3052;所述液体培养基组分为:5g/L乳酸钠、5g/L酵母膏和2g/L氯化钠,其余为水,用NaOH调节pH=9.5~9.8。(2)铬渣污染土壤经风干,磨碎;(3)向铬渣堆场污染土壤中直接添加驯化后的Pannonibacter phragmitetusBB菌液,菌液添加量为土壤与菌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2,于30℃下培养4~5天后,土壤得到修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4384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备
- 下一篇:型材框条表面涂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