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扁平式热管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7469.3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6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森光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21/08;F28F9/02;F28F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01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扁平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由中间气液分离室、冷凝单元以及蒸发单元构成;冷凝单元由集气管、冷凝扁管组、换热片以及输气管组成;冷凝扁管组由连接在集气管与中间气液分离室顶部间的多根金属扁管构成;蒸发单元由集液管、蒸发扁管组、换热片以及输液管组成;中间气液分离室内对应顶部的各冷凝扁管组金属扁管的管口下方设横向挡板,以此在中间气液分离室中分隔形成导液通道;中间气液分离室内底部在输液管的管口外围以竖向挡板隔成蓄液腔;导液通道的通道口与蓄液腔上下相对布置;所述冷凝单元和蒸发单元经中间气液分离室连通,且整体对外密封,内部充有工质液体。本发明整体为一热管结构,封装更为方便,且液态和气态分行,换热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热管 换热器 | ||
【主权项】:
1、一种扁平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气液分离室(1)、位于中间气液分离室(1)上侧的冷凝单元(2)以及位于中间气液分离室(1)下侧的蒸发单元(3);所述冷凝单元(2)由集气管(4)、冷凝扁管组(5)、换热片(6)以及输气管(7)组成,所述集气管(4)相距设于中间气液分离室(1)的上侧;所述冷凝扁管组(5)由排列成行的连接在集气管(4)与中间气液分离室(1)顶部间的多根金属扁管(8)构成,各金属扁管(8)以扁平面相对,其相对扁平面间连接所述换热片(6)形成冷端多层换热风道;所述输气管(7)连接在集气管(4)与中间气液分离室(1)之间;所述蒸发单元(3)由集液管(9)、蒸发扁管组(10)、换热片(11)以及输液管(12)组成,所述集液管(9)相距设于中间气液分离室(1)的下侧,所述蒸发扁管组(10)由排列成行的连接在集液管(9)与中间气液分离室(1)顶部间的多根金属扁管(13)构成,且各金属扁管(13)以扁平面相对,其相对扁平面间连接所述换热片(11)形成热端多层换热风道;所述输液管(12)连接在集液管(9)与中间气液分离室(1)之间;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室(1)内对应顶部的各冷凝扁管组金属扁管(8)的管口下方设横向挡板(14),以此在中间气液分离室(1)中分隔形成导液通道(15),并且横向挡板(14)上开口或横向挡板(14)端部与中间气液分离室端面间留缺口形成导液通道的通道口(16);所述中间气液分离室(1)内底部在输液管(9)的管口外围以竖向挡板(17)隔成蓄液腔(18);所述导液通道的通道口(16)与蓄液腔(18)上下相对布置;所述冷凝单元(2)和蒸发单元(3)经中间气液分离室(1)连通,且整体对外密封,内部充有工质液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森光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森光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2746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光固化胶印油墨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显示控制设备、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