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聚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1289.6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才;高占先;贾小珑;胡珊珊;李伟;郑国彤;董庆新;宋巨伟;蔡世绵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市向阳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4/649 | 分类号: | C08F4/649;C08F10/06;C08F1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贾汉生 |
地址: | 115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聚合方法。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含A、B、C三组分。A为含钛、镁、氯元素和内给电子体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内给电子体是2,4-二芳酸戊二醇酯(PBA)与1,3-二醚(BMF)组合、PBA与1,4-二芳醚(BN)组合或PBA与芳酸酯组合。B为有机铝化合物。C为外给电子体,是有机硅化合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用于丙烯聚合活性可在40.0~120.0KgPP/gCat内调节,聚丙烯的等规指数和分子量分布指数可在宽范围内调节。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催化剂 制备 方法 聚合 | ||
【主权项】:
1.烯烃聚合用催化剂含A、B、C三组分:A为固体催化剂组分,含钛、镁、氯元素和内给电子体,B为助催化剂,C为外给电子体。其特征在于用于丙烯聚合时催化剂活性可在40.0~120.0Kg PP/g Cat内调节,聚丙烯的等规指数、分子量分布指数也可在宽范围内调节;其中所述A组分固体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00~400m2/g,孔隙率为0.4~1.5cm3/g;所述含镁、氯元素是指合成型氯化镁或载体型氯化镁;所述含钛元素是指四氯化钛、四烷基钛、四烷氧基钛、三氯化钛或三烷氧基钛等化合物;所述内给电子体是2,4-二芳酸戊二醇酯与1,3-二醚组合、2,4-二芳酸戊二醇酯与1,4-芳二醚组合或2,4-二芳酸戊二醇酯与有机芳酸酯的组合;所述的2,4-二芳酸戊二醇酯是同2,4-二芳酸戊二醇酯或任意二个摩尔比为1∶1的不相同芳酸的混2,4-二芳酸戊二醇酯;其中的芳酸是碳环芳酸,或是杂环芳酸;所述碳环芳酸是如下品种之一:苯甲酸、1~3个烷基取代苯甲酸、1-萘甲酸、1~5个烷基取代1-萘甲酸、2-萘甲酸、1~5个烷基取代2-萘甲酸;其中的烷基是含C1~C6的直链烷基,或是支链烷基;烷基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所述杂环芳酸是如下品种之一:呋喃甲酸、1~3个烷基取代呋喃甲酸、噻吩甲酸、1~3个烷基取代噻酚甲酸;其中的烷基是含C1~C6的直链烷基,或是支链烷基;烷基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其中所述B助催化剂是化学式为RmAlX3-m的有机铝化合物,其中R为C1~C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X为卤素,1≤m≤3;其中所述C外给电子体选自化学式为R1aR2bSi(OR3)c的有机硅化合物。式中R1、R2是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环烷基、C6~C20芳基、C7~C20烷芳基或C7~C20芳烷基,R1、R2是相同或不同的;R3为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a、b、c为整数,0≤a≤3,0≤b≤3,1≤c≤3,a+b+c=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市向阳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营口市向阳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1128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