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浆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131770.X | 申请日: | 2008-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903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铁强 | 
| 主分类号: | A23G9/22 | 分类号: | A23G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2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吸浆和气液分离效果好而能耗小无浪费的吸浆机。它由吸管架、料管、气液分离器、气管、负压罐、真空管和真空泵组成。用于雪糕机生产有冰壳产品时抽吸模具内未冻硬的浆料。吸浆靠真空泵产生负压,吸浆管伸入和退出模具及料阀、平衡阀、隔离阀开和关由气缸执行,两只气控换向阀共一套信号控制形成吸浆管伸入模具时,料阀、平衡阀关而隔离阀开,负压区延伸到吸浆管,大气将未冻硬浆料压入料筒内旋转降速,空气分离出来进折流室,料液因重力落到筒底,空气经折流室和负压罐重复折流后浆料微粒留下而空气排出;吸浆管离开模具时,料阀开,放出浆料,平衡阀开,使料筒内外气压平衡,隔离阀关,使负压罐真空度提高,下一次吸浆时可瞬间形成有效负压。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浆机 | ||
【主权项】:
                1.一种吸浆机,由吸管架(1)、气行程阀(2)、吸浆管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3)、信号控制气管(4)、气管(4-1)、气管(4-2)、气管(4-3)、压缩空气管(5)、气管(5-1)、气管(5-2)、气管(5-3)、气管(5-4)、气管(5-5)、气管(5-6)、信号控制气开关(6)、单向阀(7)、气液分离器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8)、料管(9)、气液分离器(10)、气管(11)、负压罐(12)、真空管(13)、真空泵(14)联接组合而成,其中:吸管架(1)由机架(1-1)、吸浆管气缸(1-2)、柱轨(1-3)、软管(1-4)、吸浆管(1-5)、吸管座(1-6)、聚汇管(1-7)、动樑(1-8)构成;气液分离器(10)由料阀阀座(10-1)、料阀阀瓣(10-2)、料阀阀杆(10-3)、料筒(10-4)、进料管(10-5)、折流片(10-6)、顶板(10-7)、料阀导向套(10-8)、料阀联接柱(10-9)、气缸架(10-10)、料阀气缸(10-11)、平衡阀气缸(10-12)、平衡阀联接柱(10-13)、平衡阀导向套(10-14)、平衡阀阀杆(10-15)、平衡阀阀瓣(10-16)、平衡阀阀座(10-17)、隔板(10-18)、折流箱(10-19)、折流板(10-20)、隔离阀阀座(10-21)、隔离盒(10-22)、隔离阀阀瓣(10-23)、密封垫(10-24)、盖板(10-25)、隔离阀导向套(10-26)、出气管(10-27)、隔离阀阀杆(10-28)、隔离阀联接柱(10-29)、隔离阀气缸(10-30)构成;负压罐(12)由阀门(12-1)、筒体(12-2)、进气管(12-3)、密封垫(12-4)、盖(12-5)、折流筒(12-6)、出气管(12-7)、螺栓(12-8)、立脚(12-9)构成;其特征是:机架(1-1)的顶樑中间安置吸浆管气缸(1-2),其活塞杆穿过顶樑与动樑(1-8)联接,柱轨(1-3)穿过设置在顶樑上的柱轨套与动樑(1-8)联接,吸浆管气缸(1-2)的活塞杆伸缩时,带动动樑(1-8)下降和回升,在柱轨(1-3)的约束下,动樑沿柱轨(1-3)规定的方向平稳运动,吸管座(1-6)折成槽型,其腰贴在动樑(1-8)的侧面,并被螺栓固定,两腿部加工了中心距与雪糕模具中心距相等的上下两排圆孔,每根吸浆管插入上下一对圆孔,动樑(1-8)下降时,吸浆管(1-5)可插入雪糕模具,吸浆管(1-5)下段薄壁管部分与吸管座(1-6)上的圆孔为间隙配合,管身在圆孔内可以灵活地沿轴向活动,吸浆管(1-5)的上端是一段厚壁管,其外径大于圆孔直径,厚壁管上端封死,中部安置料管接头,便于吸浆管(1-5)与软管(1-4)联接,软管(1-4)的另一端与聚汇管(1-7)上的管接头联接,浆料可通过吸浆管(1-5)进入软管(1-4)再进入聚汇管(1-7),聚汇管(1-7)固定在机架(1-1)两侧的立板上;料筒(10-4)上部是圆柱形,下部是圆锥形柱筒,料阀阀座(10-1)利用螺栓与料筒(10-4)最下端的法兰联接,进料管(10-5)沿切线方向焊于筒身中上部,接近顶端处安置圆形折流片(10-6),园形折流片(10-6)沿径向切开几条缺口,并在缺口一侧焊上与折流片(10-6)形成一定夹角的挡板,当料液从进料管(10-5)沿切线方向进入料筒(10-4)的筒内,在筒内壁回旋碰到挡板时只能向下折转,不能穿过缺口窜到折流片(10-6)的上方,而空气则可折流后进入折流片(10-6)的上面,圆形折流片(10-6)与料筒(10-4)的内壁之间无间隙,折流片(10-6)两端无轴向的直线通道,顶板(10-7)一端是直径与料筒(10-4)直径相同的半圆形,另一端是长方形法兰,半圆形这端焊于料筒(10-4)的上端,长方形法兰这端与矩形折流箱(10-19)的上端焊结,成为折流箱(10-19)的法兰,在折流片(10-6)与顶板(10-7)之间的朝折流箱(10-19)的筒身上,切除了一段弦长等于折流箱(10-19)箱宽的筒料,使料筒(10-4)上端形成一个缺口,成为分离出来的空气进入折流箱(10-19)的通道,顶板(10-7)上设置了料阀导向套(10-8),其轴线与料筒(10-4)和料阀阀座(10-1)的轴线重合,料阀阀瓣(10-2)与料阀阀杆(10-3)联接,阀杆穿过料阀导向套(10-8)并通过料阀联接柱(10-9)与料阀气缸(10-11)的活塞杆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料阀,可随料阀气缸(10-11)活塞杆伸出和缩回而关闭和打开,折流箱(10-19)的前后板及右侧板围成一个矩形,其上端与顶板(10-7)的法兰部分焊结,左侧与料筒(10-4)的筒身焊接,箱底靠料筒(10-4)侧焊锥台形聚液盒,盒底部的法兰利用螺栓与平衡阀阀座(10-17)联接,箱底右侧的底板非水平地焊于箱底,使落入箱底的料液可以流进聚液盒内的平衡阀阀座(10-17)处,隔板(10-18)焊于前后板之间,将折流箱(10-19)隔成气道和折流室,隔板(10-18)上端略高于折流箱(10-19)的法兰,下端不到箱底,当折流箱(10-19)的法兰上安装密封垫(10-24)和盖板(10-25),并用螺栓压紧后,隔板(10-18)上端镶入密封垫(10-24)内,从料筒(10-4)分离出来的空气进入气道后,只能折转向下流向折流室,折流室由下到上安置了多块折流板(10-20)和一个隔离盒(10-22),折流板(10-20)的宽度与折流室的内宽相等,折流板(10-20)的长度比折流室的长度短,折流板(10-20)非水平地焊于折流室内,其三条边可与折流室内壁焊结,位于低端的板边与折流室的一个内壁之间有空档,成为气流的通道,相邻的折流板倾斜方向相反,使空档错位,折流板的上方为隔离盒(10-22),隔离阀阀座(10-21)焊于隔离盒(10-22)的盒底,隔离盒(10-22)及隔离阀阀座(10-21)与折流室室内四壁相接处焊结,焊结处无缝隙,盖板(10-25)上安置平衡阀导向套(10-14),及隔离阀导向套(10-26),并使平衡阀导向套(10-14)的轴线与平衡阀阀座(10-17)的轴线重合,隔离阀导向套(10-26)的轴线与隔离阀阀座(10-21)的轴线重合,平衡阀阀瓣(10-16)与平衡阀阀杆(10-15)联接后,阀杆穿过平衡阀导向套(10-14)并通过平衡阀联接柱(10-13)与平衡阀气缸(10-12)的活塞杆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平衡阀阀门,随平衡阀气缸(10-12)的活塞杆伸出和缩回而关闭和打开,隔离阀阀瓣(10-23)与隔离阀阀杆(10-28)联接,阀杆穿过隔离阀导向套(10-26)并通过隔离阀联接柱(10-29)与隔离阀气缸(10-30)的活塞杆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隔离阀阀门,随隔离阀气缸(10-30)的活塞杆伸出和缩回而关闭和打开,出气管(10-27)焊于盖板(10-25)上,它穿过盖板(10-25)和密封垫(10-24),与隔离盒(10-22)和盖板(10-25)之间的空间相通,气缸架(10-10)安置在顶板(10-7)与盖板(10-25)之上,用于各气缸的安装;阀门(12-1)置于筒体(12-2)的底部,便于放出收集到的浆料及筒体清洗,筒体(12-2)是上部呈圆柱形,下部呈圆锥形柱筒,上端的法兰通过螺栓(12-8)与盖(12-5)联接,密封垫(12-4)置于盖(12-5)与法兰之间,盖(12-5)下面焊折流筒(12-6),上面焊出气管(12-7),筒体(12-2)、折流筒(12-6)、盖(12-5)、和出气管(12-7)的轴线重合,折流筒(12-6)为圆柱筒,筒内焊了多块非水平布置的不完整椭圆形的折流板,相邻折流板的倾斜方向相反,低端的板型不完整,与筒内壁形成缺口,多块折流板形成的缺口错位,进气管(12-3)沿切线方向焊于筒体(12-2)的上半部分,三根立脚(12-9)均分地焊于筒体(12-2)的周围;吸浆管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3)的P口通过气管(5-1)与压缩空气管(5)连通,吸浆管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3)的A口通过气管(5-2)与吸浆管气缸(1-2)的XA口连通,吸浆管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3)的B口通过气管(5-3)与吸浆管气缸(1-2)的XB口连通,气液分离器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8)的P口通过气管(5-4)与压缩空气管(5)连通,气液分离器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8)的A口通过气管(5-6)与料阀气缸(10-11)的LA口、平衡阀气缸(10-12)的BA口和隔离阀气缸(10-30)的GB口连通,气液分离器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8)的B口通过气管(5-5)与料阀气缸(10-11)的LB口、平衡阀气缸(10-12)的BB口和隔离阀气缸(10-30)的GA口连通,信号控制气开关(6)的P口通过气管(4-1)与信号控制气管(4)连通,信号控制气开关(6)的A口通过气管(4-2)与单向阀(7)的P口连接通,单向阀(7)的A口通过气管(4-3)分别与吸浆管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3)的PK口、气液分离器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8)的PK口和气行程阀(2)的P口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铁强,未经陈铁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13177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腐皮成型机
 - 下一篇:光电玻璃溢流槽的多功能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