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97544.4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0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高长越;董世武;周华东;涂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42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包括一三通体、一引流导管和一吸附管。所述三通体主体为中空管状,在后端侧部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导管与三通体的引流口连接;所述吸附管穿置于三通体的主体中空管内,前端露出部分为一表面交联附载RPPGF多肽的可收缩或胀开的球囊,后端与一带孔螺帽连接,带孔螺帽连接于三通体后端,吸附管的管外径小于三通体的管内径,它们之间留有供液体流向引流导管的间隙,带孔螺帽外端由盖帽封闭。本实用新型可配合血肿粉碎穿刺针使用,为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后提供了一种有效引流残余有害成分的器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神经内、外科和急诊科等用于颅内血肿的治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肿 碎吸后 引流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钻颅血肿碎吸后的引流装置,包括一三通体(1)、一引流导管(2)和一吸附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体(1)主体为中空管状,在后端侧部有引流口(6);所述引流导管(2)与三通体(1)的引流口(6)连接;所述吸附管(3)穿置于三通体(1)的主体中空管内,前端露出部分为一表面交联附载RPPGF多肽的可收缩或胀开的球囊(4),后端与一带孔螺帽(7)连接,带孔螺帽连接于三通体(1)后端,吸附管(3)的管外径小于三通体(1)的管内径,它们之间留有供液体流向引流导管(2)的间隙,带孔螺帽(7)外端由盖帽(5)封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09754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悬浮舞池及磁悬浮舞鞋
- 下一篇:一种制备高性能小麦面筋蛋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