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H加风帆机翼形三组风车逆向旋转发电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9351.8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6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乔飞阳;乔飞飞;乔晖照;曹润芳;乔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飞阳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3/02;F03D7/06;F03D11/00;H02K7/18;H02K16/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志坚 |
地址: | 471003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H加风帆机翼形三组风车逆向旋转发电机组,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在于上、下两个发电机的上、下两端内转子(25)分别连接第一组风车(26)的上长斜拉梁(4)、下长斜拉梁(18),其两个发电机的另一端内转子(25)分别连接第三组风车(22)的上短斜拉梁(8)、下短斜拉梁(20)在风的作用下使其能够同步进入一个旋转方向;第二组风车(21)带动发电机的外转子向另一方向旋转,内转子、外转子磁力线同时被切割;三组风车分别由H加风帆机翼形叶片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使发电机的发电曲线快速变得饱满,磁力线切割的更快。 | ||
搜索关键词: | 风帆 机翼 形三组 风车 逆向 旋转 发电 机组 | ||
【主权项】:
1、一种H加风帆机翼形三组风车逆向旋转发电机组尤其是第一组风车(26)、第三组风车(22)的运行加上第二组风车(21)逆向旋转运行及其发电机的独特结构来实现,其特征在于;上固定盘(1)的下部与中心固定柱(10)的中心固定住上端(2)连接,在中心固定柱(10)的上部设有两个上碟形刹车系统(9),两个上碟形刹车系统(9)与发电机两端的内转子(25)连接,在内转子(25)的内壁设有轴承(3),上外转子(6)两端的内壁设置有与内转子(25)连接的外转子轴承(7);下固定盘(16)的上部与中心固定柱(10)的中心固定住下端(17)连接,在中心固定柱(10)下部设有两个下碟形刹车系统(11),两个下碟形刹车系统(11)与发电机两端的内转子(25)连接,在内转子(25)的内壁设有轴承(3),内转子(25)的中部设置有下外转子(12),下外转子(12)两端的内壁设置有与内转子(25)连接的外转子轴承(7);在上外转子(6)上部的内转子(25)与上长斜拉梁(4)连接,在下外转子(12)下部的内转子(25)与下长斜拉梁(18)连接,其上长斜拉梁(4)、下长斜拉梁(18)的端部与分别设有H叶片转向调控器(13)、风帆机翼形叶片转向调控器(14),其设置在上长斜拉梁(4)、下长斜拉梁(18)端部的两对H叶片转向调控器(13)、风帆机翼形叶片转向调控器(14)分别连接H叶片、风帆机翼形叶片的上下两端;上外转子(6)、下外转子(12)的外部分别设有上中斜拉梁(5)、下中斜拉梁(19),在上中斜拉梁(5)、下中斜拉梁(19)端部与分别设有H叶片转向调控器(13)、风帆机翼形叶片转向调控器(14),其设置在上中斜拉梁(5)、下中斜拉梁(19)端部的两对H叶片转向调控器(13)、风帆机翼形叶片转向调控器(14)分别连接H叶片、风帆机翼形叶片的上下两端;在上外转子(6)下部的内转子(25)、下外转子(12)上部的内转子(25)外部分别设有上短斜拉梁(8)、下短斜拉梁(20),在上短斜拉梁(8)、下短斜拉梁(20)端部与分别设有H叶片转向调控器(13)、风帆机翼形叶片转向调控器(14),其设置在上短斜拉梁(8)、下短斜拉梁(20)端部的两对H叶片转向调控器(13)、风帆机翼形叶片转向调控器(14)分别连接H叶片、风帆机翼形叶片的上下两端;在上固定盘(1)与下固定盘(16)的外围相对面分别设置有多根立柱(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飞阳,未经乔飞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06935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由锻造液压机
- 下一篇: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