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超临界水中进行长时间氧化腐蚀实验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3446.8 | 申请日: | 200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3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成;吴欣强;韩恩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高压水氧化腐蚀实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超临界水中能够进行长时间氧化腐蚀实验的设备,解决超临界水中材料的长时间氧化腐蚀实验等问题。该设备设有高压釜、卡箍、通孔管、四通、热电偶和压力传感器,高压釜由釜盖、釜体构成,釜盖和釜体之间通过合金密封环连接密封,釜盖和釜体之间通过卡箍连接,釜盖中央开孔连接通孔管,通孔管一端进入釜体中,另一端连接在四通的一个接口上,热电偶通过通孔管伸入釜体内,压力传感器接在四通的又一个接口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不锈钢、镍基合金等进行常温~700℃、常压~35MPa、上千小时的超临界水氧化腐蚀实验。其设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移动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水中 进行 长时间 氧化 腐蚀 实验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在超临界水中进行长时间氧化腐蚀实验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设有高压釜、卡箍、通孔管、四通、热电偶和压力传感器,高压釜由釜盖、釜体构成,釜盖和釜体之间通过合金密封环连接密封,釜盖和釜体之间通过卡箍连接,釜盖中央开孔连接通孔管,通孔管一端进入釜体中,另一端连接在四通的一个接口上,热电偶通过通孔管伸入釜体内,压力传感器接在四通的又一个接口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01344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