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2383.1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宋来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来学 |
主分类号: | B62M1/18 | 分类号: | B62M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自行车,其结构在原自行车包括车架、脚蹬子、固定在车架上的轮轴及与轮轴相连的车座为基础,将人体重量加以利用,通过力的方向转换使骑车人省力,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都适用本结构。其结构除原自行车所用零件外,增加了1号管,当人们骑车时以连接在车架上的1号管的上端为圆心,以圆心与2号管的距离为半径和2号管转动连接,当2号管受力后,1号管起着圆心定位作用,使2号管上下弧度运动,拉动弹簧4使自行车产生向前的助力作用,车座与车座管的固定方式不变,3号管上下两端设有滑动装置,并设有销钉槽5与2号管的销钉相配合,使车座处于半工作状态。由于道路不平人体重量不断的上下震动,使车轮产生阻力,在震动的瞬间弹簧4不断的受拉,以此弥补震动阻力达到省力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自行车 | ||
【主权项】:
1.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自行车其结构在于以原自行车结构包括车架、脚蹬子、固定在车架上的轮轴及与轮轴相连的车座为基础,利用人体重量,通过1号管上端为圆心,下端与2号管的下端转动连接,当2号管受压后拉动弹簧4起到自行车向前行走的助力作用。由于道路不平,人体在自行车上不断的受到上下震动,使自行车向前行走产生阻力,由于震动的瞬间弹簧4不断的受拉以此来弥补震动阻力。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都适用于本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来学,未经宋来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2238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