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束等离子弧焊焊接全系统协同控制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200821.4 | 申请日: | 2008-10-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1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萍;黄晨;焦馥杰;徐培全;任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10/02 | 分类号: | B23K10/02;B23K9/10;G05B19/4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葆芳 |
| 地址: | 20033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微束等离子弧焊焊接全系统协同控制结构,涉及焊接控制技术领域。其电弧柔性和挺直度协同控制系统(1)、气路控制系统(2)、协同焊缝跟踪系统(3)、热输入控制系统(4)、协同焊矩行走系统(5)、协同控制焊接电源(6)及保护气流量控制信号线、离子气流量控制信号线、电流调整信号线①、弧长调整信号线①、弧长调整信号线②、电流调整信号线②、焊速调整信号线、焊速反馈线、焊接电流反馈线、焊接电压反馈线以电连接方式组成。为解决超薄细精密结构件精密焊焊缝成形质量和超薄细精密结构件精密焊接时的小电流电弧稳定性提供了全系统协同的控制方案。 |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焊接 全系统 协同 控制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微束等离子弧焊焊接全系统协同控制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电弧柔性和挺直度协同控制系统(1)、气路控制系统(2)、协同焊缝跟踪系统(3)、热输入控制系统(4)、协同焊矩行走系统(5)、协同控制焊接电源(6)及保护气流量控制信号线、离子气流量控制信号线、电流调整信号线①、弧长调整信号线①、弧长调整信号线②、电流调整信号线②、焊速调整信号线、焊速反馈线、焊接电流反馈线、焊接电压反馈线以电连接方式组成;其中,电弧柔性和挺直度协同控制系统(1)和气路控制系统(2)经保护气流量控制信号线和离子气流量控制信号线连接;电弧柔性和挺直度协同控制系统(1)经弧长调整信号线①与协同焊缝跟踪系统(3)连接;电弧柔性和挺直度协同控制系统(1)经电流调整信号线①与协同控制焊接电源(6)连接;协同焊缝跟踪系统(3)经弧长调整信号线②与热输入控制系统(4)连接,热输入控制系统(4)经电流调整信号线②、焊接电流反馈线、焊接电压反馈线与协同控制焊接电源(6)连接;热输入控制系统(4)和协同焊矩行走系统(5)经焊速调整信号线和焊速反馈线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0082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轿车助残障人士辅助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旋式气固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