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标签防碰撞算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90628.7 | 申请日: | 2008-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宁兆熙;白亮;崔乐;刘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茂泰 |
| 地址: | 20043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标签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包括:清零;读写器发送标签查询命令;应答器对接到的查询命令进行判断;读写器接收签标签查询应答,并判断;读写器对应答器进行数据处理;pd值设置为1,Q值设置为Q;读写器发送查询变更命令应答器回发;读写器接收签标签查询应答,并判断;读写器对应答器进行数据处理,该算法能以快速排除的方式循环,对发生冲突的标签有很高实际识别效率,可以快速减少读写器工作范围内的应答器数量,一方面通过快速减少应答器数量提高识别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读写器工作范围内电磁环境的干扰以进一步提高识别质量。 |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碰撞 算法 | ||
【主权项】:
1. 一种多标签防碰撞算法,应用在高频/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中,该高频/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包含1或多个读写器,0个或者多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标签防碰撞算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读写器进行初始化清零;将时隙数标识数据Q设置为0,将进程值pd设置为0,所有冲突值C设置为0;步骤2、读写器发送查询命令至标签;步骤3、标签对接到的查询命令进行判断,判断标签中读写器屏蔽寄存器tag_norsp_id中的数据与读写器发送的读写器地址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标签不做任何回应,跳转到步骤1,若否,标签回发标签查询应答给读写器;步骤4、读写器接收标签查询应答;步骤5、读写器对是否接收到有效的标签查询应答进行检测,若是,跳转到步骤6,若否,跳转到步骤14;步骤6、读写器对标签查询应答进行单一性检测,判断是否接收到唯一的标签查询应答,若是,表示只有一个标签,跳转到步骤13-1,若否,表示有多个相对应的标签,跳转到步骤7;步骤7、读写器将进程值pd设置为1,时隙数标识数据Q设置为初始值Q0,所有冲突值C设置为0;步骤8、读写器发送查询变更命令至标签,将标签分成2Q个组别,标签随机产生一个0至2Q-1之间的时隙选择值sc,并设置时隙选择值寄存器tag_sc=sc;设定查询变更命令中的时隙数标识数据Q=Q0,进程值pd=当前进程值pd;步骤9、标签判断是否收到了读写器发送的查询回复命令,若是,跳转到步骤9.1,若否,跳转到步骤9.2;步骤9. 1、时隙选择值寄存器tag_sc=sc-1,判断寄存器tag_sc的当前值是否为0,若是,跳转到步骤9.1.1,若否,跳转到步骤9.1.2;步骤9. 1.1、标签发送标签查询应答至读写器,同时标签变更进程值寄存器tag_pd=当前进程值pd;步骤9. 1.2、标签不发送标签查询应答至读写器,跳转到步骤10;步骤9. 2、标签不发送标签查询应答至读写器,跳转到步骤10;步骤10、读写器接收标签发送的标签查询应答;步骤11、读写器对是否收到有效的标签查询应答进行判断,若是,跳转到步骤12,若否,跳转到步骤11.1;步骤11. 1、判断读写器向标签连续发送的查询回复命令是否已经达到2Q-1个,若是,跳转到步骤11.1.2,若否,跳转到步骤11.1.1;步骤11. 1.1、读写器发送查询回复命令给标签,跳转到步骤9;步骤11. 1.2、变更读写器进程值pd=pd-1,判断是否pd=0,若是,跳转到步骤14,若否,跳转到步骤11.1.2.2;步骤11. 1.2.2、调整Q值,跳转到步骤8;步骤12、读写器对标签查询应答进行单一性检测,判断是否接收到唯一的标签查询应答,若是,表示只有一个标签,跳转到步骤13-2,若否,表示有多个相对应的标签,跳转到步骤12.2;步骤12. 2、调整时隙数标识数据Q、进程值pd和冲突值C,跳转到步骤8;步骤13-1、读写器单独对标签进行数据处理和暂停查询处理,跳转到步骤14;步骤13-2、读写器单独对标签进行数据处理和暂停查询处理,跳转到步骤11.1;步骤14、读写器结束单个读写的流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9062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