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覆冰输电电缆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3907.8 | 申请日: | 200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方国平;王秀锋;崔晓松;周益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7/28 | 分类号: | H01B7/28;H01B13/32;C23C14/12;C23C14/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覆冰输电电缆及其生产方法,将超疏水制备技术应用于电缆,所用涂镀材料正三十六烷为饱和烷烃,属化学惰性材料,对环境耐受力好;同时,它也是一种疏水性材料,表面能低,仅为~20mJ/m2。由于是利用PVD技术在电缆表面形成超疏水层,因此该技术对电缆本身材料组分没有特殊要求,适用性广。形成超疏水层后,雨水或湿雪很难粘附在电缆表面,从根本上抑制了电网覆冰的发生;另一方面,即使有少量水滴在其表面凝结,但因为水滴形成的接触角很大,将大大延迟初始霜晶的形成,有利于避免危害性冰冻灾害的发生,且其形成的霜晶结构疏松,较易去除。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覆冰 输电 电缆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防覆冰输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在输电电缆[1]表面涂镀正三十六烷疏水层[2],正三十六烷疏水层[2]密度为0.959g/cm,熔点为76°C,粗糙表面的微结构宽度a=2~4μm,微结构间距b=4~6μm,微结构高度h=4~6μm,分型纳结构宽度a’=100~150nm,纳结构间距b’=200~300nm,纳结构高度h’=150~25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4390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