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氧铜锭连续吹炼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1563.6 | 申请日: | 200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龙;曹建国;王斌;陈玉良;狄大江;魏连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1/00 | 分类号: | B22D21/00;C22B9/05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18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无氧铜锭连续吹炼铸造方法,属金属熔炼铸造技术领域,按以下工艺步骤进行:A.阴极铜先在熔炼炉内熔化,熔化后的铜液通过底吹流槽进入脱氧炉;B.将一氧化碳气体或一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底吹流槽底部进入底吹流槽内的铜液中,并随之进入脱氧炉内,实现第一阶段的脱氧脱气;C.在通过底吹炉头内的导流槽时,将一氧化碳气体或一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入导流槽内的铜液中,对导流槽内的铜液进行第二阶段的脱氧脱气;D.第二阶段脱氧脱气后的铜液通过底吹炉头内的浇铸口进入结晶器。由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的无氧铜锭坯的氧含量,不仅可稳定达到5ppm以下,还可达到3ppm以下。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氧铜锭 连续 吹炼 铸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无氧铜锭连续吹炼铸造方法,采用由依次相连的熔炼炉(4),脱氧炉(10),置于熔炼炉(4)和脱氧炉(10)之间底部带透气砖(22)的底吹流槽(19),与脱氧炉(10)相连带导流槽(21)和底吹砖(12)的底吹炉头(11)构成的无氧铜锭连续吹炼铸造炉,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工艺步骤进行:A、阴极铜先在熔炼炉内熔化,熔化后的铜液通过底吹流槽进入脱氧炉;B、将一氧化碳气体或一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底吹流槽底部的透气砖呈弥散状进入底吹流槽内的铜液中,并随之进入脱氧炉内,实现第一阶段的脱氧脱气;C、脱氧炉内的铜液经过第一阶段的脱氧脱气后进入底吹炉头内,在通过导流槽时,将一氧化碳气体或一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通过导流槽底部的底吹砖呈弥散状进入导流槽内的铜液中,对导流槽内的铜液进行第二阶段的脱氧脱气;D、第二阶段脱氧脱气后的铜液通过底吹炉头内的浇铸口进入结晶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615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索用轴向减振体系、设置有该体系的拉索
- 下一篇:扫地机吸尘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