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米乳饮料非酶解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5990.5 | 申请日: | 200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2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贾冬英;姚开;陈莹;赵甲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吕建平 |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米乳饮料非酶解制备方法,以生大米和炒米为原料,经糊化、打浆、调配、过滤、磨浆、灌装后杀菌或杀菌后灌装等工艺步骤加工制得大米乳饮料,其中糊化过程是,将以质量计占总量85%~95%的生大米和5%~15%的炒米混合,淘洗后加入大米总量14~16倍的饮用水,调节pH值至6.8~7.2,加热至90~95℃,保温25~35min进行糊化处理。本发明方法加工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生产的乳饮料色泽乳白、米香味浓郁、口感细腻、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大米进行加工,可显著提高大米的利用价值,是大米深加工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 | ||
| 搜索关键词: | 大米 饮料 非酶解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大米乳饮料非酶解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糊化:将以质量计占总量85%~95%的生大米和5%~15%的炒米混合,淘洗后加入大米总量14~16倍的饮用水,调节pH值至6.8~7.2,加热至90~95℃,保温25~35min进行糊化处理;(2)打浆:将糊化后的物料于打浆机中打浆至米浆均匀细腻;(3)调配:将米浆与甜味剂、卡拉胶和蔗糖脂肪酸酯的辅料溶液混合均匀;(4)过滤:将调配好的物料过滤以除去物料中难以充分细化的部分和其它杂质;(5)磨浆:将过滤后的料液磨浆至物料粒度为6~8μm,均质度不低于95%的成品料浆;(6)灌装杀菌:以易拉罐或玻璃瓶为包装容器,成品料浆灌装后在121~123℃下杀菌不少于15min,或以利乐包或塑料瓶为包装容器,成品料浆先在130~150℃下杀菌不低于4s,待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无菌灌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599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载SAR图像自动目标定位方法
- 下一篇:风轮机部件系统中液位的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