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传输式漫反射板光谱角反射特性测量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191089.X | 申请日: | 2007-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6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谋;王咏梅;王英鉴;杜国军;付利平;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J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传输式漫反射板光谱角反射特性测量系统,包括一水平放置的准直光源;第一转台安装在试验平台上,第二转台固定在第一转台上,第三转台安装在第二转台上;样品架由支撑杆和样品安装板组成,支撑杆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台上,另一端固定样品安装板;镜筒内固定有聚光透镜;光纤束的一端放置在聚光透镜焦点处,另一端放置在单色仪入射狭缝处;单色仪放置在试验平台上,由计算机控制;测量信号由光电探测器接收。通过单色仪的波长扫描,即可获得某一入射角漫反射板反射光的光谱曲线。通过第一转台和第二转台的有序转动完成对漫反射板不同入射角反射光谱强度的测量,经处理后即为漫反射板的角反射特性值。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传输 漫反射 光谱 反射 特性 测量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光纤传输式漫反射板光谱角反射特性测量系统,包括准直光源、样品架、转动部件、聚光部件(6)、单色仪(8)和光电探测器(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4)、样品安装板(5)、光纤束(7)和安装板(10);所述的准直光源由准直镜(2-1)、氘灯(2-2)和氘灯电源(2-3)组成;其中所述的氘灯(2-2)和所述的氘灯电源(2-3)电连接,所述的准直镜(2-1)设置在所述的氘灯(2-2)输出的光路上;所述的样品架由支撑杆(4)和一用于安装待测漫反射板的样品安装板(5)组成,其中支撑杆(4)为一根圆柱,所述的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台(3)上,且支撑杆(4)的轴线通过第三转台(3)的转轴;该支撑杆(4)的另一端上固定所述的样品安装板(5);所述的转动部件是用于实现待测漫反射板相对于来自准直光源平行照射光束的两维转动和待测漫反射板反射角的设定的两维转动部件,所述的两维转动部件由一用于实现待测漫反射板相对来自准直光源平行照射光束的一维转动的第一转台(1)、一用于实现待测漫反射板相对来自准直光源平行照射光束的另一维转动的第二转台(2),和一用于设定待测漫反射板的反射角度的第三转台(3)组成;其中,所述的第一转台(1)采用TS160A手动转台,安装在试验平台上;所述的第二转台(2)采用RSA100型电动转台,由步进电机驱动,该第二转台(2)通过安装板(10)固定在第一转台(1)上,使第二转台(2)的转轴垂直于第一转台(1)的转轴,且由第一转台(1)带动转动;所述的第三转台(3)安装在第二转台(2)上,该第三转台(3)转轴与第二转台(2)的转轴同轴,由第二转台(2)带动转动;所述的聚光部件(6)由聚光透镜和镜筒组成,其中所述的镜筒为圆筒,镜筒内部靠样品安装板(5)的一端固定有聚光透镜;所述的聚光部件(6)固定在第二转台(2)上,由第二转台(2)带动转动,聚光部件(6)的光轴通过待测漫反射板前表面的中心、且与第二转台(2)的转轴垂直;所述的光纤束(7)由50-60条石英光纤组成,该光纤束(7)的一端放置在所述的镜筒内的聚光透镜的焦点处,光纤束(7)的另一端放置在单色仪(8)的入射狭缝处、紧贴单色仪(8)的入射狭缝;所述的单色仪(8)由计算机控制,放置在试验平台上,所述的光电探测器(9)放置在单色仪(8)的出射狭缝后、紧贴出射狭缝处,并固定在单色仪(8)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9108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六价铬溶液的电化学处理
- 下一篇:在车辆用门上安装门玻璃的方法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