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氮制冷装置复合可变温制冷温度耦合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91004.8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6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葛瑞宏;陈光奇;王荣宗;施宝毅;潘雁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D3/10 | 分类号: | F25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730000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机的制冷温度耦合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液氮制冷装置复合可变温制冷温度耦合机构;属于空间低温技术领域。包括探测器杜瓦、柔性复合导热材料和冷头轴向压紧机构,其中,探测器杜瓦包括定螺旋压紧螺母2、调温间隙组成7、探测器9、探测器杜瓦外桶10、内芯11及真空绝热空间12;冷头轴向压紧机构包括动压紧螺套1、导向定位圈3、蓄冷管4、液氮5、冷头6;柔性复合导热材料包括2种以上的金属绵和非金属绵复合;由于采用可调节的轴向蓄冷管、冷头压紧机构,增大了冷头的轴向位移量,减少了冷量的传输路径。优于1×10-2Pa的真空度使间隙气体分子漏热仅为毫瓦量级,避免残余气体分子导热造成的温度损失,提高制冷效率,可获得更低的制冷温度和较大的制冷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氮 制冷 装置 复合 可变 温度 耦合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液氮制冷装置复合可变温制冷温度耦合机构,包括探测器杜瓦、柔性复合导热材料和冷头轴向压紧机构,其中,探测器杜瓦包括定螺旋压紧螺母(2)、调温间隙组成(7)、探测器(9)、探测器杜瓦外桶(10)、内芯(11)及真空绝热空间(12);冷头轴向压紧机构包括动压紧螺套(1)、导向定位圈(3)、蓄冷管(4)、液氮(5)、冷头(6);柔性复合导热材料包括2种以上的金属绵和非金属绵复合;其特征在于结构关系为:探测器杜瓦外桶(10)是整个液氮制冷装置复合可变温制冷温度耦合机构的承载体,安装探测器的内芯(11)密封固定在探测器杜瓦外桶(10)上,形成真空绝热空间(12),其中内芯(11)的右端内壁加工为内螺纹定螺旋压紧螺母(2),内芯(11)左端放入柔性复合导热材料(8),把由动压紧螺套(1)、导向定位圈(3)、蓄冷管(4)、冷头(6)组成的冷头轴向压紧机构插入探测器杜瓦(10)的内芯,通过定螺旋压紧螺母(2)和动压紧螺套(1)的螺纹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定螺旋压紧螺母(2)是由一段内螺纹制成;动压紧螺套(1)与导向定位圈(2)、蓄冷管(4)、冷头(6)构成轴向运动部件,其中动压紧螺套(1)是由一个外螺纹段和手动旋转操作段构成的阶梯式结构,其中阶梯下段部分为外螺纹段;上段部分为手动旋转操作段,右上端采用直线式滚花纹便于进行手动操作,并在每隔60°有一个红色数字刻度线,相邻的刻度线之间又分为小格,即每隔10°一个刻度线,螺套内部为同样的阶梯式结构;蓄冷管(4)由一段不锈钢管和一段过度管采用等离子焊接而成,由此形成一个定位阶梯,动压紧螺套(1)与蓄冷管(4)之间留有0.5mm以上的配合间隙,导向定位圈(3)与动压紧螺套(1)两侧为1mm以上的定位间隙;冷头(6)的最大位移量为8mm;调温间隙为Φ12mm长72mm的腔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9100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