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擦-弹簧三维复合隔震支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49363.7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2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薛素铎;李雄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摩擦-弹簧三维复合隔震支座属隔震减震控制领域。现有的三维复合隔震支座要将其应用于大跨网格屋盖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水平隔震支座与竖向隔震装置串连,支座的高度大,缺乏稳定性;(2)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水平位移较大;(3)缺乏竖向抗拔能力,支座转动能力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隔震支座主要包括水平隔震装置、竖向隔震装置两大部分,支座总体外形呈圆柱状。支座水平向采用平板滑移隔震装置,使支座高度得以降低,稳定性得到了有效保证,同时水平向还设置了复位和限位装置,使支座具有自复位和限位功能。竖向采用弹簧隔震,通过构造设计具有合理的转动能力。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支座整体具有抗拔性。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弹簧 三维 复合 支座 | ||
【主权项】:
1.摩擦-弹簧三维复合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隔震装置、竖向隔震装置两大部分,支座总体外形呈圆柱状;水平隔震装置位于支座的上部,包括水平承托构件、复位弹簧、滑移层、水平抗拔构件和限位构件;水平承托构件由从上到下依次由上连接板(1)、圆形短柱(2)和底封板(3)构成,且它们的形心相互重合;水平承托构件位于外护筒(5)的内部,外护筒(5)为圆管,外护筒(5)轴线与水平承托构件的竖向轴线重合;水平复位弹簧(4)位于圆形短柱(2)与外护筒(5)间,沿圆形短柱(2)的径向辐射布置;水平复位弹簧(4)的一端与外护筒(5)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圆形短柱(2)的外壁固定;滑移层设在底封板(3)的下部,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滑移面(6)、圆形碟片(7)和衔接水平与竖向隔震装置的竖向弹簧承压板(8);滑移片(6)复合在封底板(3)的下表面;圆形碟片(7)固定在竖向弹簧承压板(8)的上表面;水平抗拔构件由限位板(9)和限位挡板(10)构成,限位板(9)为一环形板,限位板(9)的内环固定于圆形短柱(2)的外壁;限位挡板(10)均匀对称布置在外护筒(5)的顶端,与外护筒(5)筒壁固定;水平限位构件(11)为一环形钢圈,固定于竖向弹簧承压板(8)的上表面,并在水平限位构件(11)内壁敷设缓冲垫(12);竖向隔震装置位于支座的下部,包括导向筒、隔震弹簧及弹簧预压限位器;导向筒由共心的滑筒(13)插接在导筒(14)共同构成,滑筒(13)的筒壁竖剖面呈T形,其上端固定在竖向弹簧承压板(8)的下表面,导筒(14)的筒壁竖剖面呈U形,下端固定在底部连接板(15)的上表面,并在导筒(14)底部设置竖向承压垫(16);隔震弹簧(17)均匀对称地安装在导向筒内,隔震弹簧(17)上部与竖向弹簧承压板(8)的下表面连接,下端与底部连接板(15)的上表面固定;弹簧预压限位器(18)位于竖向弹簧承压板(8)的上部,插接于外护筒(5)筒壁的预留孔内,预留孔在外护筒(5)筒壁上均匀开设;竖向弹簧承压板(8)与护筒(5)内壁间预留间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4936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源系统控制装置
- 下一篇:沼气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