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蓄热电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4517.7 | 申请日: | 2007-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9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荣山 |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 |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金国荣 | 
| 地址: | 133000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蓄热电锅炉,它包括电加热装置、蓄热水装置、循环系统、自动电磁阀门以及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蓄热水装置由快速蓄热水箱、余热蓄热水箱及蓄热水箱构成,所述电加热装置由三个电加热管构成,所述电热管表面涂有纳米电热涂料,在所述玻璃管和外套之间沿着轴向设有多个彼此相隔一定间距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之间形成热水口。所述蓄热水箱的上部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设有真空热管。所述蓄热水箱的顶部设有内置有制冷气管的制冷装置,所述锅炉体底部设有充电蓄电池。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充分利用夜间低价低谷电蓄热,可大大降低运行费用,壳延长电加热器使用寿命,加快加热速度,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等特点。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蓄热 电锅炉 | ||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蓄热电锅炉,包括电加热装置(12)、蓄热水装置、循环系统、自动电磁阀门以及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水装置由快速蓄热水箱(30)、余热蓄热水箱(6)及蓄热水箱(1)构成,所述快速蓄热水箱(30)侧面的两端进口分别与下部换热器(14)的两端出口相连接,所述下部换热器(14)的一端进口与电加热装置(12)的一端相连接,其另一端进口与连接于电加热装置(12)上的换热器(13)相连接;所述快速蓄热水箱(30)上面的一端与上部换热器(18)相连接,其中间端通过带有加热电动阀(32)的管道(45)与设置在余热蓄热水箱(6)内的电热管加热器(5)的一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供暖回水管(11)相连接;所述余热蓄热水箱(6)内的电热管加热器(5)的另一端与用于连接下部换热器(14)和换热器(13)的管道(46)相连通,所述用于连接快速蓄热水箱(30)和余热水箱电热管加热器(5)的管道(45)通过带有电动阀(16)的连接管道(44)与上部换热器(18)的下方一端相连接;所述上部换热器(18)下方的另一端与中部换热器(17)的上方一端相连接,所述上部换热器(18)上方的另一端通过带有循环泵(20)的管道与蓄热水箱(1)相连接;所述中部换热器(17)底面一端与连接管道(44)相连接,另一端与带有电动阀的供暖热水管(10)相连接;所述中部换热器(17)下方一端与自来水供水管(9)相连接,其另一端与热水管(8)相连接;所述中部换热器(17)上方的一端与上部换热器(18)的下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供暖换热器(19)相连通;所述供暖换热器(19)的一端与中部换热器(7)连接,其另一端与设置在蓄热水箱(1)上部的电热管加热器(2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热管加热器(21)的另一端与蓄热水箱(1)相连接;所述蓄热水箱(1)与供暖回水管(11)之间连接有补水排气管(31),与供暖热水管(10)之间连接有带有补热水电动阀(2)的补热水管(47),与热水管(8)之间连接有带有补水电动阀(3)的补水管(48);所述蓄热水箱(1)的顶部设有带有排气阀(28)的自动排气装置(2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荣山,未经朴荣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09451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感应发光结构
 - 下一篇:免清洗安全型和面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