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31483.7 | 申请日: | 200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6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大秦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秦中 |
地址: | 710016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北路9号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控制馈线环阻较大时也能可靠实现开锁目的的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它包括请求开锁电路、控制通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解锁电路。控制通路是主要由稳压管、电解电容、电阻和场效应管组成的开关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是主要由三极管、继电器线圈、驱动用电容和充电通路二极管构成的开关电路,其中继电器线圈和驱动用电容接在集电极回路上,三极管基极与场效应管漏极连接构成第一支路,驱动用电容和充电通路二极管串接后与场效应管漏极连接构成第二支路;解锁电路包括解锁用电容、电磁铁线圈、前述继电器的触头,当前述继电器线圈通电工作时各解锁用电容与电磁铁线圈通过继电器触头串联成一个放电闭合回路。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电控锁 开锁 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1.远程电控锁的开锁控制装置,包括请求开锁电路、控制通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和解锁电路,其中请求开锁电路包括两个分别与控制馈线正、负极连接的电话接线端子(a、b),其特征是:所说的控制通路包括接在控制馈线上的由第一隔离二极管(D2)、稳压管(W1)、电解电容(C1)、电阻(R1)和场效应管(T1)组成的开关电路,其中第一隔离二极管(D2)的正极与控制馈线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1)和电阻(R1)并联后与第一隔离二极管(D2)负极连接构成充放电电路,稳压管(W1)接在控制馈线正极与电解电容(C1)负极之间,电解电容(C1)的正、负极分别与场效应管(T1)的栅极和源极连接;所说的继电器驱动电路是由三极管(T2)、三极管基极电阻(R6)、继电器线圈(J1)、驱动用电容(C2)、充电通路二极管(D9)和第二隔离二极管(D6)构成的开关电路,其中第二隔离二极管(D6)正极与控制馈线负极连接,第二隔离二极管(D6)和三极管基极电阻(R6)串接后与场效应管(T1)漏极连接构成第一支路,第二隔离二极管(D6)、驱动用电容(C2)和充电通路二极管串接后与场效应管(T1)漏极连接构成第二支路,继电器线圈(J1)和驱动用电容(C2)串联在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所说的解锁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容量相等的解锁用电容(C4、C5)、电磁铁线圈(J2)、前述继电器(J1)的触头,它们是这样连接的:当前述的继电器线圈(J1)不工作时所说的各解锁用电容(C4、C5)并联,当前述的继电器线圈(J1)通电工作时所说的各解锁用电容(C4、C5)与电磁铁线圈(J2)通过继电器触头串联成一个放电闭合回路,上述解锁用电容(C4、C5)正极分别与控制馈线正极端的第三隔离二极管(D4)负极和控制馈线负极端的第四隔离二极管(D8)负极连接,解锁用电容(C4、C5)负极分别与第五隔离二极管(D5)和第六隔离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第五隔离二二极管(D5)的负极与控制馈线负极连接,第六隔离二极管(D7)的负极与场效应管(T1)的漏极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大秦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大秦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03148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