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镨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94637.9 | 申请日: | 2007-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增祺;沈雷军;周永勃;万作波;李波;马志鸿;武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稀土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9K11/78 | 分类号: | C09K11/78 |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少华 | 
| 地址: | 014030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镨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光材料的化学组成为:aMO:bR2O3:cTiO2:dB2O3:nPr6O11:xRE2O3,其中R为Y、La、Gd中的至少一种;M为Be、Mg、Ca、Sr、Ba、Ag中的至少一种;RE为Eu、Tm、Er中的至少一种;a=0.1~1;b=(1-a)/2;c=0.1~1;d=(1-c)/2;n=0.0001~2;x=0~2。其制备方法是:采用高温固相法在空气中合成,按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置于高温电阻炉中,在800℃~1500℃灼烧2~12小时合成,洗涤合成物,置于烘箱中,100℃以下烘干合成物。其优点是:在空气中一次合成化学稳定性好,亮度高、色纯度好、余辉时间较长、粒度细且均匀的稀土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避免了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合成的红色发光材料激发光谱在200nm-450nm之间,呈现一宽带峰,最大峰值在340-360nm之间;发射光谱在580nm-660nm之间,峰值在613nm左右。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色 余辉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掺镨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其特征是:该发光材料的化学组成为:aMO:bR2O3:cTiO2:dB2O3:nPr6O11:xRE2O3,其中R为Y、La、Gd中的至少一种;M为Be、Mg、Ca、Sr、Ba、Ag中的至少一种;RE为Eu、Tm、Er中的至少一种;a=0.1~1;b=(1-a)/2;c=0.1~1;d=(1-c)/2;n=0.0001~2;x=0~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稀土研究院,未经包头稀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9463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