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态化吸附连续制冷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89767.3 | 申请日: | 200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魏新利;孟祥睿;马新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B15/00 | 分类号: | F25B15/00;F25B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晶晶;臧建明 |
| 地址: | 450001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态化吸附连续制冷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由蒸发器(2)、节流阀(3)、贮液罐(4)、冷凝器(5)组成的制冷部分,使吸附剂吸附制冷剂并降温的吸附部分,及使吸附剂升温并将制冷剂脱附的脱附部分;所述吸附部分包括文氏管(1)、压缩机(6)、吸附床(7)和气固分离器(8);所述脱附部分包括气固分离器(9)、真空阀(10,11)、脱附床(12)、换热器(14)和压缩机(13);所述方法包括吸热增温、脱附、循环、制冷、吸附和再循环等步骤。该系统直接利用制冷剂与吸附剂进行热量交换和物质交换,实现了传热传质同时进行,使传热传质能力加强,并且实现连续制冷或制热,提高热利用率。 | ||
| 搜索关键词: | 流态化 吸附 连续 制冷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流态化吸附连续制冷系统,包括由蒸发器(2)、节流阀(3)、贮液罐(4)、冷凝器(5)组成的制冷部分,其特征在于:该连续制冷系统还包括使吸附剂吸附制冷剂并降温的吸附部分,及使吸附剂升温并将制冷剂脱附的脱附部分;所述吸附部分包括文氏管(1)、压缩机(6)、吸附床(7)和气固分离器(8);所述脱附部分包括气固分离器(9)、真空阀(10,11)、脱附床(12)、换热器(14)和压缩机(13);其中,所述真空阀(11)一端连通所述压缩机(13)一端,所述压缩机(13)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器(14)一端,所述换热器(14)另一端连通所述脱附床(12)底部;所述脱附床(12)上部连通所述气固分离器(9)进口,所述气固分离器(9)气体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真空阀(11)另一端和所述真空阀(10)一端,所述气固分离器(9)固体颗粒出口连通所述吸附床(7)下部;所述吸附床(7)上部连通所述气固分离器(8)进口,所述气固分离器(8)固体颗粒出口连通所述脱附床(12)下部,所述气固分离器(8)气体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6)一端;所述压缩机(6)另一端连通所述文氏管(1)进口,所述文氏管(1)出口连通所述吸附床(7)底部;所述真空阀(10)另一端连通所述冷凝器(5)一端,所述冷凝器(5)另一端连通所述贮液罐(4)一端,所述贮液罐(4)另一端连通所述节流阀(3)一端,所述节流阀(3)另一端连通所述蒸发器(2)一端,所述蒸发器(2)另一端连通所述文氏管(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8976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