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毫米波小型化多通道收发组件及其相位补偿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77851.3 | 申请日: | 2007-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厚军;杨怀志;张伟;吕昕;于伟华;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7/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利萍 |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个毫米波小型化多通道收发组件装置及其相位补偿方法,收发组件装置包括发射支路、接收支路、开关、功分电路和金属盒体,属于雷达组件技术领域。收发组件装置是以MMIC(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技术为基础的毫米波全平面集成电路实现的,并且收发组件内部没有有源相移器件。通道间相位补偿方法是利用收发组件内起级联作用的微带线加载高介电常数的介质。通过选取不同的加载介质可以实现0-360度范围内的相位误差补偿,并且不影响幅度一致性。本发明具有调试简便、设计巧妙、小型化等诸多优点,是一种操作性及实效性很强的收发组件装置及其相位补偿方法。 |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 小型化 通道 收发 组件 及其 相位 补偿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毫米波小型化多通道收发组件装置,包括发射支路、接收支路、开关、功分电路和金属盒体,其特征在于:1)所述组件中的各功能器件是以MMIC技术为基础的毫米波全平面集成电路,有源放大器由高性能的MMIC芯片实现;2)发射支路,包括有源放大器、微带线(MS)和相位补偿网络(P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介质设置在金属盒体内部并且在微带线(MS)上方的空气屏蔽腔内,设置在发射支路功分电路(Dv)输出级之后到末级功率放大器(PA)的输入级之前的微带线(MS)上;3)接收支路,包括有源放大器、混频器(MX)、微带线(MS)和相位补偿网络(P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介质设置在金属盒体内部并且在微带线(MS)上方的空气屏蔽腔内,设置在接收支路功分电路输出级(Dv)之后到混频器(MX)的输入级之前的微带线(MS)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7785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