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短波频段高动态范围宽带射频前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4861.7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7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沈锋;郝燕玲;徐定杰;王伟;薛冰;韦金辰;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H04B1/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中短波频段高动态范围宽带射频前端,本发明涉及中短波频段扩频信号接收系统的宽带射频前端。它克服了现有结构的射频前端噪声系数高、动态范围小和镜像抑制低的缺点。该射频前端采用两级变频、低中频输出结构,射频信号经过预选放大模块、变频模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以及中频放大模块后进入到中频基带信号处理部分,中频基带信号处理部分在时钟信号的驱动下做数字解调。其中可变增益放大模块采用数字方式实现,由三路数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来保证系统的动态要求。变频模块的两路本振信号和提供给数字基带处理部分的时钟信号采用DDS+PLL方式产生,由PLL将晶振输出信号倍频,经缓冲驱动后输入到三路DDS,实现信号输出。 | ||
搜索关键词: | 中短波 频段 动态 范围 宽带 射频 前端 | ||
【主权项】:
1.中短波频段高动态范围宽带射频前端,其特征在于它由预选放大模块(3)、第一级数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4)、第一级变频模块(5)、第二级数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6)、第二级变频模块(7)、第三级数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8)和中频放大模块(9)组成,预选放大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级数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第一级数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级变频模块(5)的信号输入端,第一级变频模块(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级数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6)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级数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级变频模块(7)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级变频模块(7)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三级数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8)的信号输入端,第三级数字可变增益放大模块(8)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中频放大模块(9)的信号输入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4486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