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叶片中部倾斜冲击加气膜的组合冷却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118765.5 | 申请日: | 200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6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强;陶智;孙纪宁;丁水汀;罗翔;王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中部的倾斜冲击加气膜的组合冷却结构,该冷却结构为:在叶片的外表面布置直径为1.0mm~1.5mm的气膜孔,每排气膜孔展向的个数为10~20个,在叶片内部气膜孔的下游区域布置有与气膜孔数量相同的倾斜冲击孔,冲击孔角度为30度~45度。通过倾斜的冲击孔来产生较大的冲击距,在叶片内部形成大面积的高冷却区域,同时叶片外部的气膜孔形成气膜保护区域,来共同达到叶片冷却的目的。经过模型试验及三维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该叶片的冷却效果可以达到0.7以上,同时由于该冷却结构的特点,可以明显的减小气动损失,并且其流动阻力明显低于普通的涡轮叶片。 |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叶片 中部 倾斜 冲击 加气膜 组合 冷却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中部的倾斜冲击加气膜的组合冷却结构,它包括:气膜孔与冲击孔,其特征在于:叶片的外表面布置有直径为1.0mm~1.5mm的气膜孔(1),每排气膜孔展向的个数为10~15个,在叶片内部气膜孔的下游区域布置有与气膜孔数量相同的倾斜冲击孔(2),冲击孔角度为30度~45度,冲击孔的中心线偏向气膜孔的方向,冲击孔布置在相对应的气膜孔的下游,与气膜孔的距离为冲击孔直径的8~10倍,并且冲击孔与气膜孔交错排列,冲击孔与气膜孔的展向距离为冲击孔直径的7~9倍,气膜孔的直径为冲击孔直径的2~2.5倍,且气膜孔的展向间距为气膜孔直径的4~5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1876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