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水扩散区的自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72346.2 | 申请日: | 2007-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1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史鹏飞;王二东;杜春雨;尹鸽平;程新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4/86;H01M4/8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国清 |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带水扩散区的自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及其制备,它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它解决了现有阴极生成的水得不到及时的调度,易使阴极出现水淹的问题。本发明的水扩散区(3)设在催化层(1)的外沿,水扩散区(3)与催化层(1)位于一个平面上,水扩散区(3)与Nafion膜(2)接触。制备方法为:一、制备气体扩散层;二、水扩散区和阴极催化层的制备;三、水扩散区和阳极催化层的制备。本发明设有水扩散区(3)结构,有利于阴极生成的部分水扩散到阴极催化层外围区域,顺利迁移到阳极,实现阴极水向阳极的调度,使得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分布更加均匀;在不增加催化剂载量的情况下,通过对电极内部水的有效调度,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性能。 |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电极 及其 制备 | ||
【主权项】:
1、带水扩散区的自增湿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它由催化层(1)、Nafion膜(2)、水扩散区(3)、支撑层(4)和微多孔层(5)组成,其特征在于水扩散区(3)设在催化层(1)的外沿,水扩散区(3)与催化层(1)位于一个平面上,水扩散区(3)与Nafion膜(2)接触,支撑层(4)和微多孔层(5)设在催化层(1)的外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7234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电动车辆电源显示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件堆栈结构及其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