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冷式热交换器性能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70755.9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4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孝敬 |
地址: | 317200浙江省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风冷式热交换器建立性能数据库的方法,它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热风冷式交换器波浪形散热带高度、散热带截面形状、散热带齿距、散热带波高、紊流片形式、紊流片翅高、紊流片齿距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DOE方法进行最少次数的筛选,从而确定最佳散热带与紊流片的芯体组合结构。第二部分是针对该最优化结构,对具有不同尺寸芯体的热交换器进行风洞测试,建立性能数据库。本发明通过较少的测试量和热交换器样件数,就可以建立相对完整的性能数据库,据此可以高精度地预测同种结构的不同芯体尺寸的热交换器在不同流量下的热交换性能及阻力特性,建库周期短、投入少,预测准确度高,开发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风冷 热交换器 性能 数据库 建立 方法 | ||
【主权项】:
1、风冷式热交换器性能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以风冷式热交换器波浪形散热带高度、散热带截面形状、散热带齿距、散热带波高、紊流片形式、紊流片翅高、紊流片齿距作为因子,通过DOE方法确定8个芯体的结构形式,然后制作8个与所述芯体的结构形式相应的热交换器;(2)在该类热交换器的热侧介质与冷侧介质可能的流量范围内确定最小、最大和中间值三个变量,交叉后形成9个工况,按此对所述的8个热交换器进行风洞性能测试,从中选出一个最优化结构;(3)针对该最优化结构,制作16种不同芯体厚度及迎风面积的热交换器标准样件;(4)针对所述16种不同尺寸的热交换器样件进行48点法性能测试,确定各样件在三种不同介质进口温差下,热介质流量和冷介质流量分别有4个变量时的换热性能和阻力性能,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其中进口温差的三个变量规定为:标准工况进口温差为中间值,减少10度和增加10度作为另两个温差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7075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