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葫芦的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67506.4 | 申请日: | 200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16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15 |
发明(设计)人: | 蒋祖龙;邱炎青;陈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祖龙;邱炎青;陈其庆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C23G1/14;C23G1/02;C23C22/05;C23C22/12;B05B5/00;B05C19/04;B05D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葫芦处理工艺,它通过对葫芦罩壳部件表面进行除油、除锈、中和、磷化、磷化膜干燥、粉末喷涂等一系列工艺处理,使产品具有“发光”功能,以适应各种工矿场所,提高葫芦产品在夜间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葫芦 处理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发光葫芦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构成起重葫芦的罩壳部件按以下工艺步骤处理:步骤101:除油处理采用除油液,在处理温度为80-90℃条件下,对罩壳部件表面处理3-5分钟,然后常温水洗,其中,除油液由磷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硅酸钠和水配制而成,配槽浓度为磷酸钠15-25g/l,氢氧化钠15-25g/l、碳酸钠15-25g/l、硅酸钠20-30g/l;步骤102:除锈处理采用除锈液,在处理温度为20-40℃条件下,对罩壳部件表面处理3-10分钟,然后常温水洗,其中,除锈液由盐酸、六次甲基四胺和水配制而成,配槽浓度为盐酸15-25g/l、六次甲基四胺0.2-0.5g/l;步骤103:中和处理采用中和液,在处理温度为50-90℃条件下,对罩壳部件表面处理1分钟,然后常温水洗,其中,中和液由磷酸钠和水配制而成,配槽浓度为磷酸钠30-50g/l;步骤104:磷化处理采用磷化液,在处理温度为60-70℃条件下,对罩壳部件表面处理2-3分钟,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磷化膜后水洗,再干燥除去水分,其中,磷化液由磷酸二氢钠、六水硝酸锌、氯酸钠和水配制而成,游离酸度为4-7点,总酸度为50-80点,配槽浓度为磷酸二氢钠15-20g/l、六水硝酸锌65-75g/l、氯酸钠1.5-3g/l;步骤105:粉末喷涂处理对罩壳部件进行喷粉——固化——冷却处理,其中,喷粉:按压缩空气压力为0.5-0.6MPa,喷枪压力为0.15-0.3MPa,常温,喷枪离工作面距离不大于50MM,静电发生器工作电压为60-80KV,喷枪出粉量为75-85g/min,涂膜厚度为50-100μm进行喷粉处理;固化:按固化温度为160-170℃,固化时间为10-20min进行处理;冷却:将固化后的罩壳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祖龙;邱炎青;陈其庆,未经蒋祖龙;邱炎青;陈其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6750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