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精滚刀构形方法及其所构形的精滚刀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55491.X | 申请日: | 2007-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28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彭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F21/16 | 分类号: | B23F21/16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世林 |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齿轮精滚刀构形方法及其所构形的精滚刀,其基本蜗杆产形面为渐开螺旋面,瞬时接触线为直线,按O°媒介齿条啮合的基本蜗杆,以产形面端面截形——渐开线、轴向截形——曲线、基圆柱切平面截形——直线分别为刀刃构形多种类型齿轮精滚刀,构形滚刀的前、后刀面均是形状简单、工艺方便的平面或渐开螺旋面,不同类型滚刀可分别采用现有齿轮磨床、滚刀磨床刃磨或设计成可转位不重磨结构,具有无理论构形误差、加工精度高、重磨简单、切齿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运用广泛的显著特点。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精滚刀 构形 方法 及其 | ||
【主权项】:
1、齿轮精滚刀构形方法及其所构形的精滚刀,其特征在于构形滚刀的基本蜗杆制有头数为i、导程为P、槽深为h=(2.5~2.6)mn的螺旋槽;Rb为基圆柱半径,蜗杆齿侧面分工作侧和非工作侧,工作侧基圆以上部分F面是构形滚刀的产形面,F面为基圆柱上螺旋升角 导程 的渐开螺旋面;工作侧基圆以下部分E面为内凹μ角的直纹螺旋面(μ>λ);非工作侧H面为齿背角μ=30°~40°的直纹螺旋面,齿顶面G为直径Da=2Rb+(0.5~0.6)mn的圆柱面;基圆柱上对应蜗杆齿厚b0=mn;基本蜗杆与加工齿轮在中心距A=Rb+r0、安装角 的特定安装条件下,蜗杆产形面F与加工齿面、O°齿形角媒介齿条齿面三者共同切于一直线ef—即F面的发生线,符合共轭齿面瞬时接触为直线接触的空间交叉轴螺旋齿轮啮合;在此基本蜗杆基础上,以产形面F端面截形—渐开线、轴向截形—曲线、基圆柱切平面截形—直线,分别为刀刃构形多种类型齿轮精滚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549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圈剃须刀网罩
- 下一篇:具有激光感应装置的射击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