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的生物干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38264.6 | 申请日: | 2007-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25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何品晶;邵立明;章骅;吕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6B5/00 | 分类号: | F26B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龙梅 |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生活垃圾的生物干燥方法,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水分减量和生物稳定处理工艺,第一步,筛除垃圾中大块杂物后堆置于槽式堆肥反应器中;再覆盖捆扎稻草垫和保温复合卷材,在卷材下粘接与冷却管连接的开孔橡胶尾气收集管;冷却管依次与气液分离器、离心鼓风机B、气体分流装置及离心鼓风机A连接,离心鼓风机A连通反应器底部;第二步,按固定流量间歇循环进行通风,在第2和第4天各翻堆一次,6天完成干燥,尾气通过冷却管和气液分离器排除冷凝液后进入气体分流装置,排出部分尾气到脱臭装置,补充等量新鲜空气后再循环至离心鼓风机A,用于垃圾通风。本发明尾气脱臭处理量及运行成本低,处理后垃圾含水率小于40%,可广泛适用含水率60%的生活垃圾干燥。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生物 干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生活垃圾的生物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筛除当量粒径大于20cm的大块杂物后,堆置于配有翻堆装置的槽式堆肥反应器中,堆置高度1.8~2.3m;再在垃圾表面先覆盖20cm厚的捆扎稻草垫,再覆盖由上下为1~2mm厚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膜,中间为400g/m2~600g/m2的无纺土工布组成的保温复合卷材,在保温复合卷材下面粘接间距为100cm,且与固定安装于反应器外壁的冷却管接口连接的橡胶尾气收集管,该尾气收集管的内径为50mm,两侧各开一排轴向间距为200mm,孔径为10mm的孔;冷却管依次与气液分离器、离心鼓风机B、气体分流装置以及离心鼓风机A连接,离心鼓风机A的出口通入槽式堆肥反应器的垃圾底部;第二步,通风和翻堆生物干燥操作,通风按固定流量间歇循环进行,风量按槽式堆肥反应器的水平截面积计,每平方米每分钟为1~3m3固定流量,通风操作分两个阶段,当堆体温度为室温至50℃之前、且堆体空隙内气相氧的体积浓度低于5%时,按通风5min,停止通风并检测该浓度,当再次低于5%时,再通风5min的形式进行循环;当堆体温度上升至50℃并直至操作结束,按通风10min,停止通风20min的方式循环;在通风后的第2和第4天各进行一次翻堆,翻堆时先揭除垃圾表面的覆盖物,再按常规堆肥方式进行翻堆作业,每次翻堆结束后继续重复上述两个不同阶段的通风操作;6天完成干燥,然后将干燥的垃圾从槽式堆肥反应器中移除,进行后续处理和利用;通风产生的尾气通过橡胶尾气收集管收集进入管内,再通过与之相连接的冷却管,使尾气中的水蒸汽冷凝后,经气液分离器将冷凝液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处理,尾气通过离心鼓风机B进入气体分离器,排出部分尾气到脱臭装置处理同时补充等量新鲜空气后,再循环至离心鼓风机A的进口,再次循环用于垃圾的通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3826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