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向隧道的实现跨异构网络移动通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7404.X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30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马争鸣;谭庆宇;向征;张旭韬;陈力超;熊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Q7/38;H04L29/06;H04L1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向隧道的实现跨异构网络移动通信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家乡代理和通信节点均处于IPv4网络,移动节点从IPv4网络移动到IPv6网络的过程中,如何保证通信的连续性。由于移动节点先后接入IPv4网络和IPv6网络,因此移动节点需要同时支持IPv4和IPv6两种协议。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Mobile IPv6技术的基本原理,在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设置带有DNS-ALG的NAT-PT网关,移动节点从IPv4网络移动到IPv6网络之后通过域名查询家乡代理的IPv6地址;对注册请求消息作适当修改以便注册的顺利进行;通信过程中,通信节点和移动节点发出的数据报文都要经过家乡代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向 隧道 实现 跨异构 网络 移动 通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双向隧道的实现跨异构网络移动通信的方法,包括:A、在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设置带有DNS-ALG的NAT-PT网关;B、移动节点同时支持IPv4协议和IPv6协议;C、移动节点从IPv4网络移动到IPv6网络后,通过域名查询方式获得家乡代理IPv6形式的地址;D、把注册请求消息中的转交地址域置零,家乡代理从注册请求消息的源地址域获得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2740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