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跨采巷道围岩变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23962.9 | 申请日: | 200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2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华;姚强岭;杨宏敏;丁效雷;刘汉喜;陈加轩;郑西贵;田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雪兰 |
地址: | 221116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控制跨采巷道围岩变形方法,在半圆拱跨采巷道易发生破坏的肩角支护弱结构处,采用高性能预应力锚杆进行支护;在高性能预应力锚杆之间采用小孔径预应力锚索对其进行加密支护;在巷道底角距离底板L1处设置与水平线成α夹角的高性能预应力锚杆进行支护;在锚杆、锚索支护间隔3~5排距处加设注浆锚杆进行锚注支护。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巷道支护的安全可靠性,杜绝了巷道掘进和支护中发生冒顶的可能性,提高了巷道的服务期质量,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成巷成本,增加了矿井的经济效益;极大地缓解了矿井开拓准备与工作面生产的衔接问题,为矿井的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巷道 围岩 变形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控制跨采巷道围岩变形方法,包括巷道常规的锚杆支护,其特征在于:a.在半圆拱跨采巷道易发生破坏的肩角支护弱结构处,采用杆体为20MnSi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尾经过强化热处理的高性能预应力锚杆(1)进行支护;b.在高性能预应力锚杆(1)支护之间采用Φ15.24mm或Φ17.8mm小孔径预应力锚索(2)对其进行加密支护,预应力锚杆(1)与预应力锚索(2)的间距不超过0.65m;c.在巷道底角距离底板高度为L1处设置与水平线夹角α为30°的高性能预应力锚杆(1)进行支护;d.在锚杆(1)、锚索(2)支护间隔3~5排距处加设间距为L2的注浆锚杆(3)进行锚注支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2396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镶天然金刚石钻头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牙轮钻头轴承金属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