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潮间带膜海绵幼虫人工收集培育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11680.7 | 申请日: | 2007-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2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薛凌云;张喜昌;孙黎明;曲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驰;周秀梅 |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间带膜海绵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收集培育其有性生殖幼虫的方法,将含有成熟胚胎海绵在潮间带采集后,带回实验室,用海水清洗后固定在载体上,放入培养器培育,投喂饵料藻类作为主体食物。母体海绵在人工营造的环境下能够释放幼虫,幼虫经历浮游期后附着在选择性附着基上,在适宜食物和温度条件下能够发育成小海绵。本发明为海绵人工养殖的种源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为解决海绵药物开发的“药源供给不足问题”提出一种新途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潮间带膜 海绵 幼虫 人工 收集 培育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潮间带膜海绵幼虫人工收集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潮间带秋季采集的、含有成熟胚胎的海绵带回,用天然清洁海水清洗,然后固定在载体上,放入培养器中培养,投喂藻类饵料,幼虫开始释放后,放入附着基,让幼虫附着,改变营养条件下进行幼虫培养,幼虫发育为幼海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168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摆线针轮搅拌机搅拌器
- 下一篇:一种防火阻燃安全门及其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