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红细胞生成素变体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80016543.6 申请日: 2006-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1175768A 公开(公告)日: 2008-05-07
发明(设计)人: 安德烈亚斯·迈泽莱斯;约瑟夫·普里勒尔;克里斯特尔·博纳斯;乌尔里希·迪纳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 夏里特柏林大学医学院
主分类号: C07K14/435 分类号: C07K14/435
代理公司: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杨青;樊卫民
地址: 德国***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新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内源性变体,以及它们在治疗或预防与由于细胞死亡(凋亡、坏死)和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有关的病症中、特别是在神经保护中的应用,例如治疗神经系统的急性(例如中风)和慢性疾病(例如ALS)。
搜索关键词: 红细胞 生成 变体
【主权项】:
1.编码选自下列的多核苷酸或者这样的多核苷酸的互补链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变体:(a)编码至少成熟形式的被称为hs3、h1-4、h1-5、hs4、h1-1、h2-1、mS、mG3、mG5、m301和mK3的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分别显示在SEQ ID NOs:2、4、6、8、10、12、14、16、18、20和22中;(b)具有编码至少成熟形式的多肽、如SEQ ID NOs:1、3、5、7、9、11、13、15、17、19和21所示编码序列的多核苷酸;(c)编码多肽mS、mG3、mG5、m301和mK3的人源化版本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的推导氨基酸序列显示在SEQ ID NOs:14、16、18、20和22中;(d)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包括在选自SEQ ID NO 32、34、36和38显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氨基酸序列的N-末端,融合选自SEQID NO 24、26、28和30显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氨基酸序列;(e)多核苷酸,包括在选自SEQ ID NO 31、33、35和37显示的多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序列的5’端,融合选自SEQ ID NO 23、25、27和29显示的多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序列;(f)编码由(a)到(e)任何一个多核苷酸编码的多肽的衍生物的多核苷酸,其中在所述衍生物中,与所述多肽相比,1到10个氨基酸残基被保守取代,并且所述衍生物具有细胞保护和特别是神经保护活性,但基本上没有造血活性;(g)编码由(a)到(f)任何一个多核苷酸编码的多肽的片段的多核苷酸,其中在所述片段中,与所述多肽相比,1到10个氨基酸残基在N-和/或C-末端被缺失,和/或1到10个氨基酸残基在接头的N-和/或C-末端被缺失,并且所述片段具有细胞保护和特别是神经保护活性,但基本上没有造血活性;(h)与(a)到(g)任何一个定义的多核苷酸具有至少50%同一性的多核苷酸,它们为具有细胞保护和特别是神经保护活性但基本上不具有造血活性的多肽编码;以及(i)其互补链在严格条件下与在(a)到(h)任何一个定义的多核苷酸杂交的多核苷酸,其为具有细胞保护和特别是神经保护活性但基本上不具有造血活性的多肽编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里特柏林大学医学院,未经夏里特柏林大学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8001654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