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均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55615.2 | 申请日: | 2006-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7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淑勤;刘少海;梁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弟 |
| 地址: | 51022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和均热装置。提出一种新型的均热装置,其包括有恒温元件、电热元件、隔热箱、测温元件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恒温元件为铜金属恒温板,恒温元件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凹槽,一块相同材料的恒温板盖盖于恒温元件上将凹槽覆盖,恒温元件的另一侧贴装电热元件,隔热箱将恒温元件和恒温板盖及电热元件包裹在内,测温元件置于凹槽内,测温元件和电热元件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的电热元件为薄膜型电热元件。工作时,将需要加热的元件置于恒温元件的凹槽中,盖上恒温板盖,电热元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将恒温元件加热到预定温度,恒温元件将热能传导给凹槽中的元件。本实用新型具有造价低廉,工艺流程简单,温度场稳定性强的优点。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均热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均热装置,包括有恒温元件(1)、电热元件(4)、隔热箱(3)、测温元件(5)和控制装置(6),其特征在于:恒温元件(1)为快速导热金属恒温板,恒温元件(1)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1),一块恒温板盖(2)盖于恒温元件(1)上将凹槽(11)覆盖,恒温元件(1)的另一侧贴装电热元件(4),隔热箱(3)将恒温元件(1)和恒温板盖(2)及电热元件(4)包裹在内,测温元件(5)置于凹槽(11)内,测温元件(5)和电热元件(4)分别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5561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