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能性净出水滤器的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3885.3 | 申请日: | 2006-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74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振兴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功能性净出水滤器的结构改良,其结构设计上,主要设有一外壳体,于外壳体内部置设有一滤杯,该滤杯外周壁设有多数凹槽道,使滤杯与外壳体间保有适当空间可供水流通过,而在滤杯中心成型有一内导管,该内导管与外壳体的出水口乃呈导通状,而在内导管与滤杯周壁间的杯底部位制设有多数隙流孔,可供水流流入滤杯内部,且在滤杯内部充填有功能性滤材,于罩杯上部套设有一导流盖,该导流盖设有贯通滤杯及其中心内导管的隙孔区,同时在滤杯顶部另附设有一阻流盖,组流盖顶面中心区域制设有一数板片围设构成的承架,于承架上得嵌设一能量元件,最后以一封盖覆结于外壳体顶部而完成其整体的组配依此构成一种由下向上逆流型态的创新水质过滤模式。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出水 滤器 结构 改良 | ||
【主权项】:
1、一种功能性净出水滤器的结构改良,其对用水的过滤上,是将水流流经能量元件后,再导经功能性滤材,藉以达到过滤净化水质的效能;其特征在于,它结构组成主要包括:一外壳体,其内部制设有一可组设另制滤杯的容槽,于外壳体的容槽底部相对于其贯设的出水口的周缘成型有一阶环部,在阶环部内缘得嵌套一止水环,在滤杯组设时,可取得水密效果,另于外壳体顶端外缘制设有一缩径阶缘,可供另制的封盖覆组;一滤杯,其尺径与外壳体的容槽相符,并在滤杯的外周壁设有多数凹槽道,使滤杯与外壳体间保有可供水流通过的空间,而在滤杯中心成型有一内导管,该内导管的高度略低于滤杯顶缘,且滤杯底部相对于内导管的中心部位延设有一套接部,可与外壳体的阶环部套合衔组并取得水密关系,使该内导管与外壳体的出水口取得导通状态,而在内导管与滤杯周壁间的杯底部位乃制设有多数隙流孔,使水流可由该等隙流孔流入滤杯内部,且在滤杯内部充填有功能性滤材;一导流盖,其尺径与罩杯的内径相符,该导流盖底部中心突设有一契合内导管孔径的套嵌部,得以导流盖套合封阻滤杯上部,同时在导流盖规划制设有贯通滤杯及其中心内导管的隙孔区,且在其相对于内导管的中心部位设为一深度较大的弧陷槽,在隙孔区及弧陷槽均布设有多数隙孔;一阻流盖,其尺径略小于滤杯的外径,并在底部制设有与滤杯内径相符的凸环部,可将阻流盖嵌覆于滤杯顶部并对导流盖形成压制限位,且使导流盖与阻流盖间保有一适当的水流空间,同时该阻流盖覆组于滤杯顶部时,并不会对滤杯周缘的凹槽道造成遮掩,又在阻流盖顶面中心区域制设有由数弧型板片围设成的承架,且各弧型板片内侧分别设有高度较低的抵柱,藉以得于弧型板片围设成的承架内置设一具有孔隙的能量元件,并藉抵柱可保持能量元件不致接触阻流盖顶面;一封盖,其尺径与外壳体相符,可配合外壳体顶部缩径阶缘设计而覆组于外壳体顶部,于该封盖顶面延设有接管部以接组供水管路,又在封盖底部相对于其接管部入水口的周缘部位成型有一凹陷槽,该凹陷槽的尺径恰与能量元件相符,得将能量元件限位于封盖及阻流盖间,并使能量元件与封盖的入水口呈对应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振兴,未经林振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338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