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类工程变形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8103.7 | 申请日: | 200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9380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山;汪稔;孔令伟;罗强;谭捍华;胡明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类(包括隧道、溶洞、井巷等)工程变形监测装置,涉及岩土工程变形监测;具体地说,主要是针对复杂施工条件下的隧道类工程变形的实时监测,突显施工中测线可随时断开、闭合的优点,采用监测数据的计算机采集、传输方法,进行地下隐蔽工程洞体变形的数字化监测。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变形计(1)、测试基座(2)、位移传感器(3)、数据传输线(4)、数据采集仪(5)、PC计算机(6)。本实用新型可实时监测采集在复杂工况条件下的岩体变形;不仅对复杂条件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洞体的变形监测具有显著的优点,也可运用于基坑开挖、地下矿山开采等的岩土工程变形监测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工程 变形 监测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隧道类工程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变形计(1)、测试基座(2)、位移传感器(3)、数据传输线(4)、数据采集仪(5)、PC计算机(6);所述的变形计(1)是在隧道两侧壁的钻孔(0)中分别设置第一膨胀木(1.1)和第二膨胀木(1.6);测线(1.2)一端连接第一膨胀木(1.1),另一端依次绕过与第二膨胀木(1.6)连接的固定滑轮(1.5)以及可调滑轮(2.1),再和重锤(1.8)连接;卡丝固定盘(1.7)置于可调滑轮(2.1)和重锤(1.8)之间的测线(1.2);所述的测试基座(2)是可调滑轮(2.1)、旋动手柄(2.2)、夹具(2.3)均设置在基座(2.4)之上;所述的位移传感器(3)固定在夹具(2.3)上;所述的数据传输线(4)活动端测头置于卡丝固定盘(1.7)上;所述的数据采集仪(5)包括依次连接的多路开关(5.1)、A/D转换芯片(5.2)和数据缓存器(5.3);所述的PC计算机(6)包括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总线(6.1)和计算机(6.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9810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管道泄水防冻的地埋式阀门
- 下一篇:一种口腔医学专用字编码输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