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廊道自排沙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9294.2 | 申请日: | 200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21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培根;王彩绒;谭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培根;王彩绒;谭振龙 |
主分类号: | E02B8/02 | 分类号: | E02B8/02;E02B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5300陕西省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排除粗泥沙等杂物技术领域。现有技术存在着导流板易移位、杂草杂物易堵塞等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廊道自排沙机构,达到挟沙能力强,排沙控制范围大,连续供水,间歇排沙等目的。结构是对称的三个导流板平行于增旋排沙孔圆周切线分布固定,导流板上面安设排增沙帽;导流板之间固定导向叶,导向叶之间连接增旋板。具备的优点是:使不同运动形式的水流耦合成大强度三维双螺旋流;防堵塞;排沙控制范围大;小落差排沙;排沙地形适应性强;有害泥沙沉淤即可排除;连续供水,间歇排沙;耗水少;可连续处理流量、泥沙(粒径、含量、时空)大范围变化的含沙水等。 | ||
搜索关键词: | 廊道 机构 | ||
【主权项】:
1、廊道自排沙机构,廊道(1)由断面呈U形的U形渠(6)和盖板(4)组成,盖板(4)上有向水流方向倾斜的增旋排沙孔(5),其特征是:对应于增旋排沙孔(5)的盖板(4)上表面固定自排沙机构,在自排沙机构中,对称的三个导流板(7)平行于增旋排沙孔(5)圆周切线均匀分布固定,导流板(7)上面安设排增沙帽(2);一个导流板(7)内上端点与另一导流板(7)之间固定弧面或者直面导向叶(9),导向叶(9)向增旋排沙孔(5)内倾斜,倾斜的导向叶(9)一侧与导流板(7)固定,另一侧连接增旋板(10),形成导向叶(9)之间连接增旋板(10),导向叶(9)和增旋板(10)及导流板(7)共同连接点为H点,增旋板(10)与导流板(7)和另一导向叶(9)连接点为F点,增旋板(10)和导流板(7)连接边为HF边,导向叶(9)和增旋板(10)向内的连接点均投影于增旋排沙孔(5)圆心O点,形成增旋板(10)投影于增旋排沙孔(5)半径,均分增旋排沙孔(5);导流板(7)与导向叶(9)组成增旋排沙孔(5)的进水沙口;导流板(7)与导向叶(9)和增旋板(10)组成增旋排沙孔(5)的进水沙道,进水沙道对应增旋排沙孔(5)的半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培根;王彩绒;谭振龙,未经谭培根;王彩绒;谭振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7929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