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乘法器的单端本振输入的MOS混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2647.X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5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迪平;王镇道;陈奕星;朱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D7/12 | 分类号: | H03D7/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0082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乘法器的单端本振输入的MOS混频器,由MOS对管(M1~M2)、MOS对管(M3~M4)、MOS对管(M5~M6)和恒流源(Ioo)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改善放大器线性度的前馈放大器,提高了线性度;单端的本振输入,省去了通过相移产生相位相反的本振信号的步骤,避免了因相移不精确而产生的相位噪声。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乘法器 输入 mos 混频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乘法器的单端本振输入的MOS混频器,其特征在于:由MOS管(M1~M6)和恒流源(Ioo)组成,电流输出信号(io1)与MOS管(M2)和(M3)的漏极相连,而电流输出信号(io2)与(M1)和(M4)的漏极相连,MOS管(M1和M2)的源极耦合通过恒流源(Ioo)接地,MOS管(M1)的栅极接至MOS管(M3)的源极和MOS管(M5)的漏极,而MOS管(M2)的栅极则接至MOS管(M4)的源极和MOS管(M6)的漏极;MOS管(M3)的源极与MOS管(M5)的漏极相连,MOS管(M3)与MOS管(M5)以串联方式级联,而MOS管(M4)的源极与MOS管(M6)的漏极相连,MOS管(M4)与(M6)同样的以串联方式级联;MOS管(M5)和(M6)的源极耦合直接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5264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