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初调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35843.6 | 申请日: | 2006-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95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希望电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P9/48 | 分类号: | H02P9/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22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初调整装置。其永磁交流发电机输出绕组上有抽头,电压初调整电路由三相整流桥1、三相整流桥2、晶闸管SCR1、晶闸管SCR2以及晶闸管控制电路F组成。永磁交流发电机的绕组输出端通过整流桥1后,正极接晶闸管SCR1的阳极和晶闸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L,负极接晶闸管SCR2的阴极和晶闸管控制电路的输入端M。永磁交流发电机的绕组抽头端通过整流桥2后,正极接晶闸管SCR1的阴极和直流母线正端,负极接晶闸管SCR2的阳极和直流母线负端。晶闸管控制电路的两组输出端分别接晶闸管SCR1的阴极、控制极和接晶闸管SCR2的阴极、控制极。本实用新型展宽了风力机速度在较宽范围的风能利用,使风力发电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调整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风力发电初调整装置,该装置至少由风力机,永磁交流发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个与永磁交流发电机输出绕组连接的电压初调整电路;该电路由整流二极管D1、D2、D3、D4、D5、D6、D7、D8、D9、D10、D11、D12、晶闸管SCR1、晶闸管SCR2以及晶闸管控制电路F组成;所述永磁交流发电机的三相交流定子绕组输出端A、B、C前各有一个抽头A1、B1、C1,各抽头至输出端的匝数相等;永磁交流发电机的A相绕组的输出端A接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其抽头端A1接整流二极管D7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10的负极;永磁交流发电机的B相绕组的输出端B接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5的负极,其抽头端B1接整流二极管D8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11的负极;永磁交流发电机的C相绕组的输出端C接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6的负极,其抽头端C1接整流二极管D9的正极和整流二极管D12的负极;整流二极管D1、D2、D3的负极接晶闸管SCR1的阳极和晶闸管控制电路F的信号输入端L;整流二极管D4、D5、D6的正极接晶闸管SCR2的阴极和晶闸管控制电路F的低电位输入端M;晶闸管控制电路F的第一组输出信号端G1接晶闸管SCR1的控制极,另一输出端K1接晶闸管SCR1的阴极和D7、D8、D9的负极后与直流母线正端(+)相接;晶闸管控制电路F的第二组输出信号端G2接晶闸管SCR2的控制极,另一输出端K2接晶闸管SCR2的阴极;晶闸管SCR2的阳极接整流二极管D10、D11、D12的正极后与直流母线负端(-)相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希望电子研究所,未经成都希望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3584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