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杆式喷雾机自动平衡悬浮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1828.6 | 申请日: | 2006-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峰;王立君;陈宝昌;程亨曼;姜明海;韩宏宇;杨华;吕海杰;王晓勇;李志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A01M9/00;A01M11/00;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杆式喷雾机自动平衡悬浮机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喷雾作业质量好、工作可靠性高的喷杆式喷雾机自动平衡悬浮机构。包括基础架和安装在基础架上的升降架。在所述基础架和升降架之间设有缓冲升降机构,该缓冲升降机构由两个单槽滑轮、两个双槽滑轮、升降油缸、两根钢丝绳、两个升降吊杆、两个缓冲弹簧、弹簧挡板和两个支承滚轮组成。在所述升降架的升降架下横梁上设有梯形四杆阻尼平衡机构,该梯形四杆阻尼平衡机构由喷杆梯形支架、连接板和两个气动阻尼缸组成。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为大中型喷杆式喷雾机配套。 | ||
搜索关键词: | 喷杆式 喷雾机 自动 平衡 悬浮 机构 | ||
【主权项】:
1、一种喷杆式喷雾机自动平衡悬浮机构,包括基础架(1)和安装在基础架(1)上的升降架(1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架(1)和升降架(18)之间设有缓冲升降机构,该缓冲升降机构由两个单槽滑轮(6、7)、两个双槽滑轮(8、9)、升降油缸(10)、两根钢丝绳(11、12)、两个升降吊杆(13、14)、两个缓冲弹簧(15、16)、弹簧挡板(17)和两个支承滚轮(21、22)组成,所述两个单槽滑轮(6、7)分别水平支承安装在上述基础架(1)的基础架侧梁(2、3)上,所述一个双槽滑轮(8)水平支承安装在上述基础架(1)的基础架上横梁(4)上,所述升降油缸(10)的下端铰接支承在该基础架(1)的基础架下横梁(5)上,该升降油缸(10)的上端活塞杆上安装另一个双槽滑轮(9),所述两根钢丝绳(11、1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升降吊杆(13、14)连接,其中一根钢丝绳(11)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一个单槽滑轮(6)、两个双槽滑轮(8、9)固定在上述基础架上横梁(4)上,另一根钢丝绳(12)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另一个单槽滑轮(7)、两个双槽滑轮(8、9)固定在上述基础架上横梁(4)上,该两个升降吊杆(13、14)分别垂直穿过升降架上横梁(25)和两个定位套管(19、20),并通过弹簧挡板(17)分别套装两个缓冲弹簧(15、16),所述两个支承滚轮(21、22)分别固装在上述升降架(18)的竖梁(23、24)上,且该两个支承滚轮(21、22)分别支承在基础架侧梁(2、3)的滑槽内;在所述升降架(18)的升降架下横梁(26)上设有梯形四杆阻尼平衡机构,该梯形四杆阻尼平衡机构由喷杆梯形支架(29)、连接板(27、28)和两个气动阻尼缸(32、33)组成,该连接板(27、28)的下端分别与上述喷杆梯形支架(29)下部的两个铰接套管(35)铰接,该连接板(27、28)的上端分别与升降架下横梁(26)两端的两个铰接套管(34)铰接,该两个气动阻尼缸(32、33)的外侧端分别与斜梁(30、31)的上端铰接,该两个气动阻尼缸(32、33)的内侧端分别与升降架下横梁(26)中间的两个耳座铰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2182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