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减震保险杠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20465.4 | 申请日: | 200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889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4-18 |
发明(设计)人: | 于刚瑞;吴达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刚瑞 |
主分类号: | B60R19/04 | 分类号: | B60R1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20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汽车减震保险杠,它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因汽车没有保险杠而造成汽车内乘员伤亡的事故占有的比重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悬臂左滑套(3)和上悬臂右滑套(53)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上部,下悬臂左滑套(7)和下悬臂右滑套(57)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的上悬臂和下悬臂与左主体钢管和右主体钢管以及左主体钢管和右主体钢管与轴杆都是转动连接,减震装置中后轴套的轴孔和前轴套的轴孔均为水平方向的梯形,使两个减震装置中的轴杆可以在前轴套和后轴套中作水平方向的位移,可承受来自汽车前方任意角度的撞击,最大限度地保证汽车乘员及车辆的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震 保险杠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减震保险杠,它包含保险杠主体和两个减震装置;两个减震装置对称设置,两个减震装置的前端分别与保险杠主体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两个减震装置的后端分别与汽车的底盘或悬挂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保险杠主体由左主体钢管(1)、右主体钢管(51)、上悬臂(12)、下悬臂(17)、上悬臂左滑套(3)、上悬臂右滑套(53)、下悬臂左滑套(7)、下悬臂右滑套(57)、左护管(8)、左护管上套管(4)、左护管下套管(5)、右护管(58)、右护管上套管(54)、右护管下套管(55)组成,上悬臂左滑套(3)和上悬臂右滑套(53)分别固定在上悬臂(12)的左右两端上,下悬臂左滑套(7)和下悬臂右滑套(57)分别固定在下悬臂(17)的左右两端上,左护管上套管(4)和左护管下套管(5)分别固定在左护管(8)的上下两个端头上,右护管上套管(54)和右护管下套管(55)分别固定在右护管(58)的上下两个端头上,上悬臂左滑套(3)和上悬臂右滑套(53)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上部,下悬臂左滑套(7)和下悬臂右滑套(57)分别套设在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下部,左护管上套管(4)和左护管下套管(5)固定在上悬臂左滑套(3)和下悬臂左滑套(7)之间的左主体钢管(1)上,右护管上套管(54)和右护管下套管(55)固定在上悬臂右滑套(53)和下悬臂右滑套(57)之间的右主体钢管(51)上;两个减震装置分别由轴杆(18)、前安装板(19)、前环形套(20)、弹簧(21)、后环形套(22)、后安装板(23)、后轴套(24)和前轴套(25)组成,前安装板(19)固定在前轴套(25)的上端,后安装板(23)固定在后轴套(24)的上端,前轴套(25)和后轴套(24)分别套设在轴杆(18)的前后两侧上,前环形套(20)固定在前轴套(25)一侧的轴杆(18)上,后环形套(22)固定在后轴套(24)上的前侧,弹簧(21)设置在前环形套(20)与后环形套(22)之间的轴杆(18)上,后轴套(24)的轴孔(38)和前轴套(25)的轴孔(30)均为水平方向的梯形,左主体钢管(1)和右主体钢管(51)的下部分别与轴杆(18)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刚瑞,未经于刚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2046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事故自动警示装置
- 下一篇:汽车防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