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过程中超细颗粒物形成模态识别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25225.5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13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08 |
发明(设计)人: | 于敦喜;徐明厚;姚洪;乔瑜;刘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过程中超细颗粒物形成模态识别的方法,其步骤为:①采用低压撞击器对燃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进行收集,将可吸入颗粒物分成若干级,每级对应的颗粒切割粒径具有足够分辨率;②对收集的颗粒物包含特征元素在内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③计算各级颗粒物中特征元素在本级颗粒物中的质量百分比;④绘制特征元素质量百分比-粒径分布曲;⑤根据曲线,识别颗粒物的不同形成模态。如果颗粒物特征元素质量百分比随粒径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归为一个模态。本发明能够清晰辨别燃烧源颗粒物的不同形成模态,不仅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超细颗粒物的物理、化学、毒害特性及其形成机理,而且对其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过程 中超细 颗粒 形成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燃煤过程中超细颗粒物形成模态识别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采用低压撞击器对燃烧过程产生的颗粒物进行收集,将可吸入颗粒物分成若干级,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至少被分成粒径基本均匀的10级,每级切割粒径对应的颗粒物质量具有0.1mg以上;(2)对所收集的颗粒物进行元素组成分析,所分析的元素中包含特征元素;(3)根据步骤(2)所测得的结果,计算各级颗粒物中特征元素在本级颗粒物中的质量百分比;(4)根据步骤(3)所得数据,绘制特征元素质量百分比一粒径分布曲线,其中横坐标为每级所对应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粒径,以其log值表示;纵坐标为每级收集颗粒物中特征元素所占质量百分比;(5)根据步骤(4)所绘制的特征元素质量百分比一粒径分布曲线,识别颗粒物的不同形成模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2522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