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互粘连多层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18317.0 | 申请日: | 200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96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平;孙晓玉;邹瑜;陈仕艳;颜志勇;石帅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竹梅 |
地址: | 20162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互粘连多层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菌种活化,取一环活化好的斜面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于25~33℃,在转速为400~450rpm/min的磁力搅拌器下搅拌培养20~25小时,再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10天;(2)观察到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时,用滴管将重新制备的培养液缓缓加入到薄膜上;(3)每隔5~6天重复操作步骤(2),直到薄膜均匀深度为3~8mm为止;(4)将纤维素湿膜快速分离提纯后,放冰箱内保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的多层细菌纤维素膜将对细菌纤维素膜在医用敷料、人造皮肤、医用纱布等方面的应用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互 粘连 多层 细菌 纤维素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相互粘连多层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活化过程为,用无菌吸管吸取0.2~0.6ml液体培养基,滴入盛菌株的安瓿管内,轻轻振荡,使冻干菌体溶解呈悬浮状,吸取全部菌体悬浮液,移植于斜面培养基上,在25~33℃培养1~3天,将其转移到同样的斜面培养基上,每隔1~3天转移一次,如此重复6~10次,完成菌种的活化过程;(2)取一环活化好的斜面菌种接入种子培养基,于25~33℃,在转速为400~450rpm/min的磁力搅拌器下搅拌培养20~25小时,再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10天;然后在观察到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时,用滴管将重新制备的培养液缓缓加入到薄膜上;(3)每隔5~6天重复操作步骤(2),直到薄膜平均深度为3~8mm为止;(4)将纤维素湿膜快速分离提纯后,放冰箱内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1831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
- 下一篇:海藻酸钠-瓜儿胶复合骨骼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