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109613.4 | 申请日: | 2006-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903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31 |
| 发明(设计)人: | 温鸿亮;周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755 | 分类号: | B01J23/755;B01J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付雷杰 |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纳米镍的合成方法,属材料科学领域。该方法首先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具有离子交换树脂功能的高分子材料与氯化镍或镍酸锂反应,继而用硼氢化钠还原便可得到产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镍催化剂分布均匀,粒径范围窄,催化活性强,易于回收。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吸附于离子交换树脂上纳米镍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具有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分子材料与氯化镍或镍酸锂反应,继而用硼氢化钠还原得产物,具体路线如下:
其中阴离子交换树脂包括弱碱性、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以及与之对应的各种国外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阴离子交换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强碱型性季铵I型阴离子交换树脂(201*4型,201*7型),大孔强碱型性季铵I型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型)大孔强碱型性季铵型П阴离子交换树脂(D202型),大孔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型)等各种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包括强酸型,中强酸型及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转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及与之对应的各种国外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阴离子交换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001*4(734)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TS-90打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JT008均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等;NiX2包括NiCl2,Ni(NO2)2,NiSO4等各种镍的二价及三价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096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