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功率650nm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99572.5 | 申请日: | 2006-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史慧玲;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S5/343 | 分类号: | H01S5/343;H01S5/22;H01S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100083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大功率650nm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激光器一次外延:在衬底上依次外延生长缓冲层、N型包层、有源区、第一P型包层、腐蚀阻挡层、第一P型包层和GaAs保护层;(2)制作脊形波导:在GaAs保护层中间光刻出一窄条形,形成一条状的脊形波导结构;(3)二次外延:在脊形波导及脊形波导两侧的腐蚀阻挡层上依次外延生长第二P型包层、电极接触层;(4)制作非吸收窗口:在刻蚀完的扩散掩膜层上生长氧化锌层,将氧化锌层作为锌扩散源,进行扩散,实现有源区的量子阱混杂,形成非吸收窗口;完成激光器芯片结构的制作。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650 nm 量子 半导体激光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大功率650nm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激光器一次外延在衬底上依次外延生长缓冲层、N型包层、有源区、第一P型包层、腐蚀阻挡层、第一P型包层和GaAs保护层;(2)制作脊形波导在GaAs保护层中间光刻出一窄条形,然后用湿法腐蚀的方法,对一次外延片进行腐蚀,使得除光刻以外的部分被腐蚀到腐蚀阻挡层,形成一条状的脊形波导结构;(3)二次外延将一次外延片去胶,然后在脊形波导及脊形波导两侧的腐蚀阻挡层上依次外延生长第二P型包层、电极接触层;(4)制作非吸收窗口在电极接触层上生长扩散掩膜层,并将扩散掩膜层的两端刻蚀出与脊形波导垂直的两横向的条形;在刻蚀完的扩散掩膜层上生长氧化锌层,将氧化锌层作为锌扩散源,进行扩散,实现有源区的量子阱混杂,形成非吸收窗口;然后将ZnO层以及扩散掩膜层用腐蚀液腐蚀掉,完成激光器芯片结构的制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9957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海洋探测用395nm532nm636nm790nm1064nm七波长激光器
- 一种海洋探测用435nm533nm661nm870nm1064nm七波长激光器
- 一种海洋探测用500nm533nm695nm1000nm1064nm七波长激光器
- 一种海洋探测用510nm533nm700nm1020nm1064nm七波长激光器
- 一种海洋探测用485nm533nm687nm970nm1064nm七波长激光器
- 一种海洋探测用520nm515nm689nm1040nm1030nm七波长激光器
- 一种海洋探测用552nm515nm702nm1104nm1030nm七波长激光器
- 一种海洋探测用604nm515nm722nm1208nm1030nm七波长激光器
- 一种海洋探测用600nm515nm720nm1200nm1030nm七波长激光器
- 一种海洋探测用612nm515nm725nm1224nm1030nm七波长激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