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锻压设备用锤杆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95255.6 | 申请日: | 2006-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962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贵;向小琴;龚超;彭必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重庆重型铸锻厂 |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C21D11/00;C21D9/00;C21D9/70;B21J1/06;B21J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景根 |
| 地址: | 40008***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锻压设备用锤杆的制造方法,包括选材、加热、锻造、锻后热处理、粗加工、探伤并作相应的调质处理及精加工等步骤。原材料选用经钢包精炼或电渣重熔工艺冶炼制得的钢锭、轧材或锻材。锻前加热采用阶梯加热、多段保温工艺,并采用水压机进行锻压,粗加工后增加探伤工序,并根据是否有缺陷来采用不同的调质处理工艺,确保了最终获得的锤杆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达到最佳。本发明所制得的锤杆使用寿命明显提高,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锤击次数由原来的约2.3万次提高到现在的约30万次,提高了近15倍。 | ||
| 搜索关键词: | 锻压 备用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锻压设备用锤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选材,选用经钢包精炼或电渣重熔工艺冶炼制得的钢锭、轧材或锻材作为锻件毛坯,钢锭的利用率应达75%~77%,轧材及锻材的锻比应≥5,并且其超声波探伤缺陷当量应≤φ2;(2)加热,炉温≤600℃时将锻件毛坯放入炉中,在600℃进行第一阶段保温2小时,然后将炉子按功率升温到800℃并进行第二阶段保温5小时,最后按功率升温到1250±10℃并进行第三阶段保温4小时;(3)锻造,在水压机上将加热后的锻件毛坯锻压成规定形状和尺寸的半成品,保证总锻造比≥5,始锻温度为1250±10℃,终锻温度≥850℃,锻后按比例切除水冒口;(4)锻后热处理,正火加回火;(5)粗加工,按规定形状和尺寸进行粗加工,并使锻件粗糙度在6.3~3.2之间;(6)探伤并作相应的调质处理,如果探伤发现有缺陷,采用油淬调质,使表面硬度HRC为32~36,如果探伤没有发现缺陷,则采用水淬加K油冷却,中温回火加快冷去应力回火进行调质,使表面硬度HRC为38~43;(7)精加工,得到规定尺寸的合格锤杆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重庆重型铸锻厂,未经国营重庆重型铸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9525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太阳能光伏效应和热电效应的混合能源发电系统
- 下一篇:坐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