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丫蕊花的人工繁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8655.1 | 申请日: | 200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918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文;贺树珍;杨忠孝;李国兴;王平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A01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云南协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嘉;马晓青 |
地址: | 6524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丫蕊花的人工繁育方法,包括苗床准备、叶片采摘、种苗繁殖、移栽和肥水管理等步骤。实验表明,该方法出苗率在67%以上,人工繁育的植株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2.5%~2.8%,远远高于野生植株的含量,完全能够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丫蕊花 人工 繁育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丫蕊花的人工繁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苗床准备:选择海拔800~2500m、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翻耕后作为苗床,用砖头或木方围成畦,将天然腐叶土与红土、有机肥按重量比3∶1∶1混合均匀后铺撒在畦内,厚度为10~15cm;其上再铺撒厚度为10~12cm的天然腐叶土,平整后备用,苗床上设置遮荫网大棚;②叶片采摘:每年4~6月,用消毒后的剪刀剪取野生丫蕊花叶片,清除叶片表面覆盖的杂物后备用;③种苗繁殖:将叶片正面朝上平放在苗庄中,其上覆盖苔藓,并浇透水,保持湿度为65%~75%,按常规技术进行管理;经过30~40天,在叶尖或叶脉处会产生萌动的不定芽,不定芽生长30~35天后长出根和叶,形成种苗;保持棚内湿度为70%~90%,温度为0℃~28℃,结合拔草、松土,230~250天时施有机肥一次,第二年5~6月份即可移栽;④移栽:按15cm×15cm的株行距将种苗移栽至大田中,浇透水并加盖苔藓保湿;⑤肥水管理:用喷灌法保持湿度为70%~90%,温度为0℃~28℃,每年结合拔草、松土,再施有机肥一次,移栽三年后即可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4865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腔模壳构件
- 下一篇:壳聚糖季铵盐/累托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