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掺镧锆钛酸铅薄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2838.2 | 申请日: | 200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850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0-25 |
发明(设计)人: | 樊慧庆;陈秀丽;刘来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0 | 分类号: | C01G23/00;C01G21/00;C04B35/472;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黄毅新 |
地址: | 710072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镧锆钛酸铅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化学纯氧化铅、氧化钛、氧化锆和三氧化二镧按化学计量比为Pb1-xLax(Zr1-yTiy)1-x/4O3配料,其中:0<x≤0.15,30≤y≤58,然后称量浓度为0.6~1ml/L的化学纯氢氧化钾作为矿化剂;将上述物料倒入加热釜中,按照80%的填充度加入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将金属钛质基底水平悬挂在距离釜底20~50mm高的混合溶液中,以1~3℃/min的加热速率加热到140~150℃,保温8~12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从加热釜中取出制备好的掺镧锆钛酸铅薄膜,用去离子水冲洗,直到清洗的去离子水呈中性为止,然后自然干燥。由于采用了便宜的难溶性氧化物为原料,降低了制备成本;所制备薄膜的厚度从现有技术的0.5μm增加到85~156μm;所制备薄膜的面积从5mm×15mm增加到15mm×20mm。 | ||
搜索关键词: | 掺镧锆钛酸铅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掺镧锆钛酸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化学纯氧化铅、化学纯氧化钛、化学纯氧化锆和化学纯三氧化二镧按化学计量比为Pb1-xLax(Zr1-yTiy)1-x/4O3配料,其中:0<x≤0.15,30≤y≤58,然后称量化学纯氢氧化钾作为矿化剂,矿化剂浓度为0.6~1ml/L;2)将上述所有物料倒入加热釜中,按照80%的填充度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3)将金属钛质的基底水平悬挂在距离釜底20~50mm高的混合溶液中,以1~3℃/min的加热速率加热到140~150℃,保温8~12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4)从加热釜中取出制备好的掺镧锆钛酸铅薄膜,用去离子水冲洗,直到清洗的去离子水呈中性为止,然后自然干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4283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晶片刻蚀工艺中控制关键尺寸偏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