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硬件交替技术的计算机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0933.9 | 申请日: | 200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908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明;罗家融;魏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5 | 分类号: | G06F3/05 |
代理公司: | 合肥华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硬件交替技术的计算机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采用两个数据采集卡,每个数据采集卡至少有CH1、CH2、CH3三个A/D转换通道,需采集的每路原始信号分两路,分别送到两个数据采集卡的CH1 A/D转换通道,两个数据采集卡的CH2 A/D转换通道分别接不同的外部触发信号T1、T2,另外,由外部触发和时序系统产生的定位脉冲信号D分两路输入两个数据采集卡的CH3 A/D转换通道。本发明采用外部独立的触发和时序模块,结合采集系统软件,实现在不降低数据采集通道采样率的同时,完成长时间稳定的数据采集,同时,采用基于硬件时序产生的定位脉冲来辅助采集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拼接,从而保证数据拼接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扩展通用数据采集系统的高可行性方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硬件 交替 技术 计算机 数据 采集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硬件交替技术的计算机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个数据采集卡,每个数据采集卡至少有CH1、CH2、CH3三个A/D转换通道,需要采集的每路原始信号分成两路,分别送到两个数据采集卡的CH1 A/D转换通道,两个数据采集卡的CH2 A/D转换通道分别接不同的外部触发信号T1和T2,另外,由外部触发和时序系统产生的定位脉冲信号D分成两路输入到两个数据采集卡的CH3 A/D转换通道;触发信号T1、T2交替触发两个采集卡,相应的各采集卡的CH1 A/D转换通道交替工作一个设定的采集时长,并将采集数据保存到板载高速缓存,各采集卡的CH1 A/D转换通道交替工作的相邻的采集时长有部分重合,得到的数据也有一定的重合区域Ts,所述的定位脉冲信号D具有清晰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其上升沿工作时段与时长恰好与两个采集卡交替工作的相邻的采集时长重合部分相同;在计算机系统进行拼接的过程中,根据两个采集卡采集到的定位脉冲信号,从而确定各采集卡在交替采集过程中的重合部分,并进行正确的数据拼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4093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晶体振荡器的陶瓷封装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