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鉴定细菌趋磁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32215.7 | 申请日: | 200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932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21 |
发明(设计)人: | 邱冠周;刘新星;谢建平;刘文斌;杨英杰;霍强;武海艳;李寿朋;刘学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33/48;C12Q1/02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龚灿凡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鉴定细菌趋磁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经过冷冻处理后细菌进行显微镜观察、磁泳判断细菌趋磁性、电镜超薄切片检测和提取细菌体内磁性颗粒。采用本发明判断细菌的趋磁性,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细菌的趋磁性进行了准确的判断,而且还能够对细菌在磁场作用下的趋磁性运动速度进行计算;采用本发明,成功地观察鉴定了A.ferrooxidans菌的微弱趋磁性,并从其体内提取到了磁小体,该方法也适用于判断其他具有趋磁性的细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鉴定 细菌 磁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鉴定细菌趋磁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经过冷冻处理后细菌进行显微镜观察、磁泳判断细菌趋磁性、电镜超薄切片检测和提取细菌体内磁性颗粒,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所要研究的细菌制成菌悬浮液,在-4℃温度下冷冻处理3~7天,将菌悬浮液制成玻片,在磁场下放置5~30分钟后,用显微镜观察并拍照,重复上述步骤;其次,将菌悬浮液置于磁泳槽一端,磁泳槽磁场梯度为:0.85~2.0Telsa/m;第三,将细菌培养至对数期,收集菌液,对其作电镜超薄切片检测,观察其胞内组构是否含有电子致密颗粒;第四,反复冻融和微弱超声波破除细胞壁,利用磁铁吸取细胞体内磁性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3221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