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还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8011.6 | 申请日: | 200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868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斌;朱佳达;戴鹭;何鸿洁;杨虹洁;高翔;李妙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5/02 | 分类号: | C07C5/02;C07C5/10;C07C5/11;C07C13/18;C07C13/19;C07C15/02;C07C1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有机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还原反应。该方法是在搅拌和加热下,将碱水溶液直接滴加到二苯甲酮类化合物、Ni-Al合金和水溶液中。由于Ni-Al合金和碱水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被体系内生成的氢气还原,生成羰基还原的二苯甲烷,苯环被加氢的卞基环己烷和二环己基甲烷。二苯甲烷,苯环被加氢的卞基环己烷和二环己基甲烷本身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能够被再利用。本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把有机反应中著名的Clemmensen还原反应Wolf-Kishner-Huang还原反应作了极大的改进,找到了在水中还原羰基为亚甲基的方法,既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又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再生利用,为一种绿色化学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二苯甲 酮类 化合物 还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和加热下,将碱水溶液直接滴加到二苯甲酮类化合物,Ni-Al合金和水的混合溶液中;Ni-Al合金使用量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重量的1.0-50.0倍,控制反应温度为20℃~100℃;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6-12小时,得到还原产物二苯甲烷、卡基环己烷和二环己甲基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801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预定次序打印扫描文档的成像设备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丝网贴片制版方法